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華財富
產業智庫服務平臺

七禾網首頁 >> 期貨股票期權專家

王軍:2023 年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與二季度展望

最新高手視頻! 七禾網 時間:2023-04-20 08:58:45 來源:華泰資產 作者:王軍

一、經濟復蘇開局良好,四大亮點超預期


一季度經濟呈現結構性復蘇和溫和復蘇兩大特點,主要亮點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1.消費復蘇較為強勁,內生動力有所恢復


消費出現較為強勁的反彈,一季度同比增長 5.8%,3 月份同比增長 10.6%,顯示內生動力已經被激發出來。3 月住戶短期貸款增加 6094億元,同比分別多增 2246 億元,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居民部門有效融資需求正在逐步恢復,消費市場復蘇跡象明顯。



2.在政策加碼的支持下投資保持活躍


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繼續保持活躍,同比增長 5.1%,表明財政提前發力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 8.8%、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 8.1%,基本延續了去年的高增長態勢,民間投資同比增長 0.6%,房地產投資也基本企穩,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 5.8%。這些都是非常正面積極的信號。特別是,基建投資仍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盡管一季度是基建開工的傳統淡季,但在多項政策的加力提效下,一批補短板、強功能、利長遠、惠民生的重大項目精準有序實施,基建投資呈現“淡季不淡”的態勢,一季度增速保持較高水平,達 8.8%。主要支撐因素在于:其一,疫情影響消退,經濟活力顯著恢復,基建項目開工建設加速推進;其二,財政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提前批的專項債和一般債發行較快、逐步落地,一季度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同比增長約 15.6%,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進度已達36%,超過三分之一,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繼續發揮支持作用,有效緩解了資金問題;其三,重大優質項目儲備較為充足。



3.房地產各項指標跌幅收窄、見底反彈,市場有明顯回暖跡象


在前期一系列穩樓市政策的支持和前期積壓需求的密集釋放共同影響下,一季度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比較良好的恢復跡象,銷售面積跌幅也在收窄,同比下降 1.8%;銷售額開始正增長,同比增長 4.1%;房屋新開工面積去年下降近 40%,年初以來降幅收窄至 19.2%。房地產投資跌幅也在底部企穩,幾乎所有的指標都顯示出探底企穩、快速反彈的跡象。此外,百城新房價格止跌;新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長近兩成,二手房成交套數回升至 2019 年以來同期高位;百強房企銷售總額同比增長 8.2%,是 2022 年以來首次實現增長。3 月信貸增長的情況也印證了房地產市場的回暖:3 月單月住戶貸款增長 1.24 萬億元, 增量遠高于 1 月的 2572 億元、2 月的 2081 億元。其中,3 月住戶中長期貸款增加 6348 億元,同比多增 2613 億元。



4.出口表現遠超市場預期,顯示全球經濟仍保持韌性,中國出口仍具備結構性和區域性優勢


出口表現是一季度經濟最大的亮點之一,在 1-2 月以美元計負增長 6.8%的情況下,3 月份出口大漲 14.8%,一舉扭轉了過去五個月以來的負增長,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長則從去年第四季度的-6.7%迅速回正上升至 0.5%,大超市場負增長的一致預期,顯示中國的出口暫時還是呈現一定的韌性。其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來自供給端,我國出口供應鏈紅利猶存。隨著疫情之后供給端逐步恢復正常,企業交貨能力也逐漸恢復,前期受壓抑的訂單出現快速回流和集中釋放。特別是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優勢產品的出口增長異常強勁,分別為 122.3%、94.3%和 23.6%,為整體出口增長貢獻了 2.0 個百分點;二是需求端,全球經濟短期來看依舊是韌性十足, 尚無衰退跡象,海外需求出現短暫止跌企穩并有所恢復,成為支持我國出口改善的重要動力。特別是對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的出口增長較


快,同比增長 18.6%,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 16.8%。此外,對澳大利亞、印度和非洲等新興市場,以及俄羅斯的出口增長也較快,分別達到 10.4%、3.9%、19.3%和 47.1%。同時,一季度對歐盟和美國出口同比增速分別為-7.1%和-17%,雖然仍為負數,但較 1-2月增速分別提升 5.1 和 4.8 個百分點,其中 3 月對歐盟和美國出口同比增速分別為 3.4%和-7.7%,加快 13.4 和 14.1 個百分點。同時,一季度對這兩個地區的出口份額較去年末分別下降 2.2 和 0.3 個百分點。



二、當前及未來經濟運行中的幾個突出隱憂


一是失業率還在相對高位運行,“就業—收入—消費”這一循環尚未實質性改善。一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依然在 5.5%的相對高位,比美國還高兩個百分點,特別是結構性的就業壓力比較明顯,16-24 歲的就業人員調查失業率達到了歷史次高點 19.6%,接近去年 7 月 19.9%的歷史峰值。就業形勢仍存不確定性,也導致居民收入增長也較為緩慢。一季度居民收入實際增長 3.8%,繼續慢于經濟增長和消費增長。



二是消費恢復尚不穩固,結構性特點突出,汽車消費和房地產相關消費依舊疲軟。從一季度消費數據來看,三年疫情導致的“疤痕效應”十分明顯,社會零售總額雖然在一季度實現了 5.8%的增長,但整體反彈力度有限,3 月當月同比增長 10.6%,但環比數據顯示復蘇勢頭略有放緩,總之,還遠遠談不上報復性消費,距離疫情前的正常年份尚有不小的差距。從結構來看:接觸類、服務類消費優于商品消費, 農村消費恢復快于城市消費恢復,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仍然處于負增長區間。汽車前兩年受稅收政策刺激增長比較快,今年則遇到舊政策退坡、新政策尚不明朗、降價促銷的影響及去年基數較高等多重因素的沖擊,一季度增速出現明顯回落,其中,汽車銷量 607.6 萬輛, 同比下降 6.7%;乘用車累計零售 426.1 萬輛,同比下降 13.4%。顯而易見,無論是對消費還是對內需,表現疲弱的汽車在今年可能都是一個拖后腿的狀態。房地產下游的相關消費,如裝修裝飾、家具家電等, 受房地產仍處于恢復初期影響,表現較弱,家電還是負增長,后續走勢還是高度依賴房地產市場的恢復和反彈。



三是經濟主體的預期和信心仍需繼續提振,特別是民營企業家、青年人和中低收入者三大群體。盡管政策面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暖風頻吹,但從數據看民間部門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復。一季度民間投資增速僅為 0.6%,表現差強人意,這顯著慢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更是遠低于疫情之前的增速。民營企業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民營企業發展和民間投資增長事關就業、居民收入、消費、投資及出口等諸多宏觀變量,沒有民營企業家信心的徹底修復和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就不可能有中國經濟的根本恢復。青年人是國家和社會的未來,事關發展活力、消費潛力和創新動力。中低收入者是社會需要格外關照的弱勢群體,事關社會公平、共同富裕及擴大內需。3 月居民存款新增規模 2.9 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 2051 億元, “超額儲蓄”進一步累積。這三類代表性群體的預期和信心尚未從疫情及更多復雜因素的打擊中完全恢復,尚需法律、政策等全方位的支持和關心。從一季度物價、工業企業利潤及就業數據看,經濟主體的信心恢復和需求釋放與金融數據的持續向好形成較大反差,說明各方對于中長期的謹慎預期制約了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需求的釋放,后續還需更有力、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以進一步提振企業和居民信心。



四是外部經濟不確定性較大,不穩定因素依然不少。第一,今年發達經濟體從高通脹逐步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全球需求萎縮是大概率事件,中國將面臨比 2022 年更為嚴峻的出口形勢,出口面臨的下行壓力將明顯加大。第二,美聯儲政策的變化,會帶來全球流動性的變化,由此導致的金融市場波動在所難免,近期歐美國家部分銀行倒閉和金融市場動蕩,可能也會通過金融、貿易和預期等較為間接的渠道對我國的外需及內需產生一定壓力。第三,烏克蘭危機的影響還在持續,未來如何演化存在著很強的不確定性。如果危機持續下去不能很快結束,將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持續打擊,勢必會從供需兩端加劇全球經濟的衰退,進而影響中國的外部需求,對我國的出口產生一定的擾動。同時,持續的沖突還將使全球能源、糧食市場面臨更多、更持久的不確定性,供給中斷或減少、價格再度上漲的風險始終存在,這對于中國控制國內通貨膨脹、保障能源和糧食安全帶來更多的變數,輸入型通脹仍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第四,中美之間的科技競爭或者說沖突、博弈正愈演愈烈,科技被政治化、武器化, 本來科技之間正常的競爭正逐步演化為新時期的軍備競賽,這是未來中國經濟、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外部約束條件。


三、經濟形勢展望:對年內經濟復蘇可以更樂觀一些


從有喜有憂的一季度復蘇情況看,經濟恢復道阻且長,并非直線一條。疫情后的“疤痕效應”還在顯現,經濟主體預期和信心的恢復、就業和收入的改善,政府、企業和家庭三大資產負債表的修復,經濟增長內生動能的增強,都需要更長的時間,需要大家保持一定的耐心和信心。展望后面三個季度,2023年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猶存,復蘇的大趨勢沒有改變,還是應當堅定地看好,可以對未來復蘇的強度和可持續性更樂觀一些。


展望二季度和下半年,溫和復蘇仍是主要趨勢,內需不足仍是主要問題,外部風險是可能的意外沖擊。從供給端看,建筑業施工竣工有望提速,制造業仍將維持韌性,服務業修復會進一步加快。從需求端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隨著居民就業的穩定,消費需求修復會有所加快,基建和制造業投資增速在高位的波動有所加劇,房地產的良性循環正在形成中,拿地、開工、竣工、銷售乃至投資都將漸次企穩并按照不同的節奏展開反彈,出口增速大概率還是會隨著全球經濟衰退預期的增強而出現回落,但回落的速度和斜率較難估計。預計二季度 GDP 增長有望在 7.5-8%左右,這一增速也將是全年的高點,三四季度經濟增速略有放緩,但依然會在 5%以上。


第一,消費的修復有望加快,但報復性反彈依然較難


進入二季度,疫情的“疤痕效應”進一步減弱,供給約束現象有望徹底緩解;隨著經濟復蘇進程加快,就業形勢改善將帶動居民收入實現穩定增長,居民預期也將逐步回升;居民在大宗消費和房地產相關領域消費的加杠桿意愿也將有所提高,家具、家電等住房相關消費對消費整體的拖累將逐步減小,加之部分車企降價促銷,汽車消費也可能逐步見底企穩;前期政府一系列擴大消費的政策舉措逐步落地見效,居民消費信心將有所增強。這些積極因素都將使得消費在一季度較好恢復的基礎上,出現顯著提高。在去年低基數的背景下,預計二季度消費增速有望達到 10%以上。


第二,投資整體仍將穩健,下半年或略有回落


從開年情況看,基建仍是各地區拼經濟、穩增長的主要抓手。在資金方面,赤字率和專項債發行規模均有一定上調,專項債的發行和使用保持較快節奏,專項債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范圍也有所擴大, 將有力支持基建投資穩定增長。在投資項目方面,“十四五”重大工程項目的儲備較為豐富,前期逐步工作力度較大,企業新簽項目合同也保持較快增長,且新簽合同額同比高于歷史同期??傊?,項目儲備和資金到位情況均較為樂觀,這對后續投資形成較好支撐??紤]到財政資源支持的可持續性和較高的基數,今年基建投資超高增長不可持續,預計基建投資增速將從去年 10%左右的高位有所回落,同比增長6%-8%,且實物工作量將好于去年。


制造業投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出口的增長和企業現金流改善。一季度出口的超預期強勁極大支撐了制造業投資的表現。但是隨著全球經濟增速的放緩,中國的出口增速很難再像一季度那樣超預期,下半年下行概率依然較大。另一方面,價格走勢決定了企業利潤的實現, 二季度 PPI 可能仍然在艱難尋底,下半年有望逐季回升并轉為正增長, 這將扭轉企業營收和利潤疲弱的表現。因此,二季度制造業投資不會有一季度那么樂觀,下半年的走勢則要看消費恢復的程度、房地產復蘇的強度、出口回落的速度、工業品價格反彈的高度和工業企業利潤修復的力度,這四大因素哪個方面更強、更持久。預計下半年制造業投資維持穩健,增速在 5-6%左右。


在供需兩端政策的支持下,一季度房地產市場有所回暖,房地產 投資已基本上開始緩慢復蘇。未來支持房地產投資逐步企穩反彈的積 極因素依然存在,這主要包括:疫情的消退和經濟的復蘇,既增強了 房企銷售和投資的積極性,也穩定了購房者的預期和信心。以“三支 箭”為代表的金融政策對開發商更加友好,房企現金流有所改善;“一城一策”、保交樓以及住房抵押貸款優惠政策等購房者也更加友 好,購房者的購房成本和門檻有所降低;部分地區價格回升既刺激了 房企去庫存和新開工的加快,進而對后續拿地和投資提供了正向激勵, 也刺激了購房者加杠桿的意愿,尤其是對于過去兩年持幣觀望的剛需 和改善型需求購房者。與此同時也需要認識到,房地產投資的全面復 蘇仍需要時間,也還有很大的難度,其制約因素主要有:居民收入和 預期持續改善仍需時間;新房待售面積尚處高位,去庫存壓力較大;


新房銷售不及二手房銷售,房企通過銷售回款難度較大;目前居民就業和收入改善情況仍不理想,這對房地產銷售的支撐力度較弱,復蘇的基礎不牢,復蘇的可持續性仍需觀察。同時,房地產市場的結構分化恐將愈演愈烈:一是城市分化行情將更加嚴重,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和銷售仍將承壓,央國企及部分優質民企與中小房企銷售端也出現分化,新房銷售增長的可持續性或將不足,部分房企仍將徘徊在違約、出險和暴雷的邊緣。因此,綜合來看,預計二季度房地產市場將保持平穩態勢,房地產銷售有望繼續保持同比增加、環比改善,進而帶動投資進一步企穩反彈并縮小負增長,環比較一季度有望小幅增長,最快至四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有可能回正,后面三個季度對經濟增長的拖累將進一步減弱。


第三,全球經濟增速下半年大概率放緩,對中國出口的拖累將逐步顯現


一季度出口的良好表現提醒我們不宜對其未來的走勢過于悲觀, 在并不樂觀的大環境下,一些結構性機會仍值得關注,例如,RCEP 的落地帶動中國與東盟在產業鏈層面的協作加深,東盟內需走強對中國終端產品出口形成明顯拉動;出口新動能快速成長,電動汽車、光伏、鋰電池等出口“新三樣”在全球市場具備競爭優勢。但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外部環境依然嚴峻復雜,貿易前景依然承壓,三月超預期的出口可能很難持續,也不宜對下半年的出口情況盲目樂觀。首先,年內全球經濟衰退仍不可避免,海外需求快速回落對出口訂單下行的沖擊不可小覷。IMF 在其 4 月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將 2023 年全球經濟增速較 3 個月前的預測值下調 0.1%至 2.8%,特別是,約 90%的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或放緩。其次,從區域結構來看,對歐美的出口依然是負增長,對日韓的出口也有回落,對東盟出口的快速增長能否不受全球經濟景氣下降的影響而繼續保持仍有不確定性,對俄羅斯和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受地緣政治影響較大,且其總量也很難替代和對沖對歐美日韓等發達經濟體出口下降帶來的損失。綜合來看,預計二季度中國出口降幅仍大概率回落至負值區間,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負向拉動可能會逐漸顯現。



第四,當前并非典型的通貨緊縮,而是由諸多結構性問題導致的結構性物價下跌,年內既無通縮之憂,也無通脹之慮


三月份CPI 和PPI 同比雙雙下跌,引發市場對于“通縮”的擔憂。就理論而言,通貨緊縮一般認為有三個標志:即兩個特征和一個伴隨, 物價水平的持續下跌、貨幣供應量的持續下跌和伴隨著經濟衰退。從當前及未來的物價走勢來看,在經濟非對稱恢復背景下,物價漲跌分化,價格下跌不具備持續性和普遍性;一季度 M2 增長 12.7%,大幅度超過同期經濟增長 4.5%;疫情之后的 2023 年全年都將是一個較為明確的復蘇走勢,并不是經濟衰退。因此,當前物價下跌的原因不在于貨幣供應不足。在貨幣供應高增長的同時,物價卻走低,顯然這并非是典型的通貨緊縮,所謂“通縮”是個偽命題。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令人費解的背離現象,根本原因是總需求不足 和供需結構性失衡,是過去幾年為對沖經濟下行而過度依賴財政投資、過度依賴貨幣政策、過度依賴間接融資,貨幣的結構性擴張并沒有完 全進入到商品和服務的生產、消費和投資領域,沒有持續推動需求快速回暖,而是帶來一系列結構性問題,如結構性經濟復蘇(供需復蘇不同步、三大需求恢復的不同步、內外需不同步)、結構性產能過剩(部分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結構性收入增長(疫情的“疤痕效應”所 帶來的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長乏力進而消費需求不足)和結構性“貨幣窖藏”(只屬于有錢人的超額儲蓄,與大多數中低收入群體無關), 這四大結構性問題的疊加,共同抑制了價格的全面持續上漲,而是呈 現一種結構性物價波動或者說主要是結構性物價下跌的特點:貴金屬、奢侈品、豪宅以及接觸性服務價格上漲,受失業率居高不下影響的房 租、受刺激政策影響較大的大宗消費品如汽車價格和受外部輸入性影 響的能源價格下跌,有漲有跌、冷熱不均的物價表現與通貨的緊縮并 無直接無關。


展望年內幾個季度的物價走勢,隨著需求端的持續改善,物價持續下跌的情況將很快有所改變,物價漲幅整體溫和,總體呈淺“√” 型走勢,且當下就是物價的底部區域。具體來看,受食品價格上漲動力不足、非食品價格上漲較為溫和的影響,二季度CPI 仍將偏低,波動中樞可能在 1%上下,核心 CPI 向上難度也較大,中樞同樣是在 1% 左右波動,但 5 月開始大概率將迎來回升。下半年的CPI 將小幅向上運行,整體中樞與 2022 年基本持平,大致在 1.5-2%的水平,核心 CPI 隨著需求回暖也將進入到探底并略有回升的通道,但因總需求恢復的強度有限、勞動力供應充裕,其波動中樞可能很難超過 1.5%,通脹難以構成對政策面的實質約束。


就 PPI 而言,二季度大概率仍在底部徘徊,波動中樞在-3%左右;國內基建發力和房地產市場企穩帶來的需求回暖,將對生產資料價格形成一定支撐,三季度開始 PPI 將扭轉頹勢,進而確認二季度的底部位置,最晚四季度有可能浮出水面,但全年 PPI 可能仍然會為負值。其中的最大不確定性來自于海外的輸入性影響,如果下半年海外經濟超預期走弱、原油價格再度下滑,那么 PPI 進一步下行的風險仍不可忽視。


四、政策建議:打好宏觀政策的組合拳,穩就業、擴消費、提信心、防風險


由于一季度GDP 增速超預期,宏觀經濟已日趨整體性好轉,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5%左右目標的實現難度,經濟政策應以休養生息為主,不宜大開大合,繼續加碼或過度收縮的概率不高。為此,市場應降低對寬松政策的過高期待。除打好宏觀政策的組合拳外,應將穩就業、擴消費、提信心、防風險作為下一步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結構性工具仍是主要政策選項。


第一,打好宏觀政策的組合拳,政策不折騰、穩增長不放松。鑒于未來中國經濟內需不足是主要問題,內外部環境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經濟恢復的基礎仍不牢固,經濟長期復蘇動能偏弱、仍有壓力,政策面仍不能輕易放松。為此,應打好財政、貨幣、科技、產業和社會政策等宏觀政策的組合拳,一方面要各司其職,如財政政策要做到“加力提效”,貨幣政策要實現“精準有力”,產業政策要體現“發展和安全并舉”,科技政策應“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的核心是“兜牢民生底線”。同時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彼此間的協調配合,避免單打獨斗,以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此外,財政政策具體的支持方向和重點是:小微企業、中低收入群體、三農領域這些市場失靈的部分,以及與科技自立自強相關的, 與國防安全、國家競爭、技術封鎖相關的產業。貨幣政策的重點還是要以結構性工具為主,同時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和前瞻性,兼顧總量和價格工具。當前,考慮到穩增長壓力不大,二季度降準降息的概率并不大,但有必要引導商業銀行適當下調存款利率。


第二,穩就業、提收入。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戰略,要力爭超額完成今年政府 1200 萬的新增就業目標。要通過擴大就業崗位,建立起就業-收入-消費的良性循環,來為擴大消費提供收入保證,為擴大內需提供堅實的支撐。進一步加大就業服務、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對教育培訓的支持力度,推動人才紅利的釋放。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穩定房地產市場價格,大力繁榮資本市場,激發市場的財富效應。


第三,促改革、擴消費。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這一中央的部署落到實處。這不應該是一句空話,而是需要財政轉變思路, 發揮效能。


思路的轉變主要體現在未來擴大內需主要的著力點是消費而不是投資,政策支持的重點也應從“以擴大投資為主”,逐步轉向“以擴大居民消費為主”,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各個部門要像重視招商引資、重視項目投資一樣重視恢復和擴大居民消費和公共服務消費,適當把一些資金安排向居民特別是低收入者、農村老年人群、城 市高齡離退休人員傾斜,額外的收入增加顯然會短期內改善居民的邊 際消費傾向。對于政府來說,這筆錢是值得花的,是會短期見效的。因為投資需求畢竟是中間需求,只有消費才是最終需求,它反映了經 濟運行的內生動力,穩消費對于穩增長具有“挑大梁”的重要作用。為此,要從頂層設計上創設一套支持擴大消費的全新模式和政策體系, 大幅度增加擴大消費的財政預算,例如,每年都發行一定規模的專項 債用于促進和擴大消費,特別是擴大基本公共服務方面的消費,如中 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醫療、教育、培訓、社保、養老等方面的消費, 逐步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以提高人的素質,促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 和高質量發展。


效能的提高主要體現在政策工具的使用,考慮到疫情之后各個經濟主體均有明顯的“疤痕效應”,政府可以采取一些不同以往的有針對性的新舉措,如可以考慮創設中央財政直接補貼消費、直達居民部門的創新型工具,來增強其消費能力,釋放其消費潛力,有效地擴大居民消費。事實上,疫情以來這幾年很多經濟學家都在呼吁,為紓困疫情受損民眾和低收入群體發放消費券或者現金補貼,甚至針對更廣泛的民眾,形成一種一段時期內普惠性的政策,而且力度一定要夠大, 才會有更好的效果。我認為,當前雖然消費有所恢復,但基礎仍不牢固,仍需創設財政直接支持消費的結構性工具。要開啟中央政府發放消費券的先河,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真正釋放消費潛力。這既是改善民生的要求,也是穩定經濟的需要,這種向居民部門傾斜、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增強消費能力方面,而不是浪費在已經嚴重過剩的一般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好得多、有效得多。


從長期來看,要通過改革通過完善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完善社會保障,特別是醫療養老服務方面的保障,扭轉和改善消費者對于未來就業和收入的悲觀預期,提振他們對于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讓他們敢于去消費,甚至是適當的提前消費,以逐步提高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


第四,穩地產、防風險。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正處于筑底階段,防風險優于促發展,供給側優于需求側。要更多的通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盡快幫助房地產企業恢復融資,改善流動性,確保交樓、防止斷供,從而穩定行業和市場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盡快實現“軟著陸”,促進房地產行業進入良性循環,并控制和穩定金融體系的風險,發揮其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作用。


同時,未來還需要有更多的、特別是需求一側的支持政策出臺。比如,不僅需要對首套房按揭給予“定向降息”,對以改善性需求為主的二套房也應適當降低按揭貸款利率;同時,首套房和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比例、交易稅費等,也需要適時降低,并向熱點一二線城市延伸、擴圍;非一線城市不必要的行政性限制措施,如限購、限貸、限售、限價、限離婚、限商住、兩年社保、納稅證明等不合時宜的、具有收縮性和抑制性的政策,應該盡快放松,以解決這些城市的高庫存問題;對一線城市過嚴的一些限制性政策也應逐步適當放松,以大力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包括剛需和改善性需求,這樣才可以使樓市盡快“軟著陸”,避免其風險持續外溢,影響穩增長的大局。


第五,提信心、強預期。提振企業信心的核心與關鍵是提振民營企業的信心。為了更好地提振民營企業信心、穩定民營企業預期、激發民營企業的活力,擴大民間資本投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應持續推動改革開放,用市場辦法、改革舉措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從理論認識、政策法規和激勵機制上解決微觀主體的積極性不高、信心不振的問題,打破制約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自由流動的障礙,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不斷優化民間投資的政策環境,營造公平競爭、透明法治、更加便利可靠的營商環境,在全社會培育和形成愛護企業家、尊重企業家的良好社會氛圍,從法律上充分肯定企業家的貢獻,切實保護產權,特別是保護企業家及其財產權。建立健全正面褒揚、超額激勵成功企業家的長效機制,培育企業家精神,穩定企業家的市場信心和預期,防止民營經濟日益明顯資產負債表衰退風險。歸根結底一句話:需要全心全意、不折不扣地落實好中央精神和各級政府既有的支持政策。

責任編輯:李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聯系我們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傅旭鵬/相升澳
電話: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產業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沈良宏觀

七禾調研

價值投資君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七禾網APP蘋果

七禾網投顧平臺

傅海棠自媒體

沈良自媒體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

技術支持 本網法律顧問 曲峰律師 余楓梧律師 廣告合作 關于我們 鄭重聲明 業務公告

中期協“期媒投教聯盟”成員 、 中期協“金融科技委員會”委員單位

[關閉]
[關閉]
[關閉]
我要啦免費統計 激情久久亚洲小说_激情久久综合激情久久_激情毛片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