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聚合智慧 | 升華財富
產業智庫服務平臺

七禾網首頁 >> 投資名人堂 >> 外盤 >> 瑞達里奧

對沖基金教父-達里奧的人生“禪”

最新高手視頻! 七禾網 時間:2016-04-18 17:33:19 來源:搜狐 作者:立雯(美國某行業研究公司高級分析師)

有這么一則笑話:講一堆人生活在監獄里,時不時有個囚犯大喊個數字,其他人就開始哈哈大笑??词貍儾幻魉?,終于有一天,一個看守看不下去了,問他們到底在笑什么,囚犯告訴看守,他們這些人被關在一起很久了,以至于他們對每個笑話都如數家珍,只要有人喊出個號,其他人立馬就知道了是哪個笑話。

據說,相似的情形也發生在全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內部。不過,員工不是對笑話如數家珍,而是對創始人雷·達里奧(Ray Dalio)寫的員工手冊《準則》(Principles)了如指掌,但凡誰提一句準則第N條,其他人便能心領神會。[2]

雷·達里奧在2012年初被業內評為對沖基金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公司旗下純阿爾法基金(Pure Alpha Fund)在1975年至2011年為投資人凈賺了358億美金,超過了索羅斯量子基金自1973年創立以來的總回報。[3]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A. Volcker)曾評價說,達里奧的橋水基金對經濟的統計分析甚至比美聯儲的更靠譜。[4]

這家掌管著1200多億美元資產的頂級對沖基金隱匿在康州Westport的樹林里,與紐約華爾街的喧囂保持遠離,達里奧本人行事也異常低調。盡管已躋身福布斯富豪榜,他的生活方式與其他金融大鱷相比,素若僧侶。

達里奧與妻子35年來都居住在康州格林威治鎮上一套5500多英尺并不奢華的房子內,平時著裝樸素,對金錢物質毫不看重,卻熱衷慈善事業。

這位60多歲的富豪高瘦,白凈,目光炯炯,說話冷洌,沒有太多情緒。他的個人生活頗具神秘色彩,不過,曾與他共事的員工還是零星透露了關于他的一些軼事。

達里奧曾經的一名助理在博客上寫道:一次,某日本客戶去達里奧位于佛蒙特的家中做客,兩人出去打獵,日本客戶獵到了一只長相奇特的大鳥,達里奧隨即把大鳥做成了標本,裝裱在匾上,送給客戶當禮物,并讓這位助理想辦法把這只大鳥寄回日本。

助理只得小心翼翼帶著大鳥牌匾,跑遍各大郵政快遞公司,別人還以為她開玩笑,直到走到了最后一家,走投無路的她眼帶淚水地告訴面露疑色的店員,這只鳥必須完好無損地運送去日本,否則她就會丟掉工作,店員終于答應她一試……[5]

另一位前員工也向媒體爆料:

達里奧曾給公司員工發信,征集關于他身上種種缺點的反饋。在郵件里,他列出了自認為有的缺點,包括“缺乏耐心”、“愛鉆細節”等,并請同事們繼續補充。

這封信果然引來各種反饋,某管理人員就給他列出了十條意見,包括批評他做事常突發奇想,缺乏必要的跟進;常常是他手下員工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去做某件事,他自己卻把這事兒忘了……[6]

橋水招人的時候都要進行MBTI職業性格測試,達里奧本人據說是ENTP個性者,此性格被認為是天生的企業家,外向、直覺、思考、感知(Extraversion, Intuition, Thinking, Perception),有創造力,有遠見。而另一方面,此性格的人也往往容易過于自信,缺乏條理和耐性。

這些零碎片段,多少能助我們一窺達里奧此人——

他愛好野外打獵,是個自然主義者,也是個冒險家。他曾去加拿大捕魚,蘇格蘭射獵松雞,在非洲擒捕水牛,對他來說,打獵就像投資,重在風險控制;那些看似危險的東西,一旦你理解并掌控了它,便不再危險。[7]

他對日本客戶的殷勤,其實也反映在了公司巨大的客服投資上,達里奧非常注重維護客戶關系。橋水1000多名員工中,光客服代表就占了12%,專門服務于300多位投資人,而同類的資產超過10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一般只雇傭10個左右的全職客服,占總員工比不到5%,從這個意義上說,橋水絕對是行業佼佼者。[8]

他富有,卻不以物質的占有為目的?!靶煨胁槐伛嗰R,稱身不必狐裘”,他生活簡素,因他經歷過財富兩極,懂得奢富并不能給人帶來更多悅樂。他說,如果他不得不從中選擇,則寧愿自己是個背包客,用少量的錢去探索世界,而不愿成為一個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卻掙大錢的人。

當然,他最為世人了解的還是他一手打造的橋水帝國,他多年來世界觀和人生智慧的總結——《準則》(Principles)一書,以及橋水內部致力于打破人的自我中心、推動人進化的管理文化。

詭異的企業文化

橋水最獨特的文化在其宣揚的“極端透明性”:所有員工都可以當面指責對方,無論級別高低、年齡長幼,只要致力于探究真相、解決問題;在背后說人壞話被嚴格禁止,因為這種行為沒有任何價值,只會破壞員工凝聚力;公司內部的會議和通話都被錄音,室內甚至還裝有錄像機,用以記錄和調查;各種商業決策,都要對員工開誠布公,以保證所有人都了解真實情況,從而做出準確判斷。

公司電腦系統裝有“問題日志(Issue Logs)”,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記錄大大小小的問題,有些問題聽起來完全無關緊要,比如公司餐廳的豌豆太難吃,洗手間水龍頭壞了,但對達里奧來說,沒有問題是小問題,每個問題都值得員工去徹底解決。

在橋水,員工當眾互相批評是家常便飯,臉皮薄的人在這樣的文化下難以生存,達里奧想致力改變的就是人的自我中心。他認為,個人發展中最大的障礙就是脆弱的自尊心,人若想獲得真相、完善自身,就必須克服“面子”。所以,他鼓勵員工之間不斷相互批評,直到他們能冷靜客觀、不帶情緒地反思這些指責。

當然,并非所有人都能忍受這種文化,新員工在入職前兩年的流動率高達30%,不少人因為受不了這樣的文化很快就辭職,而另一部分也因性格不合而被公司解雇。不少離職的員工認為,橋水的文化根本像個邪教組織——“一個有魅力的領導加上一整套信條”;公司似乎只關注員工身上弱點,很少表揚人的優點,很容易讓人失去自信。甚至有人把這種相互批判的組織文化比作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金融時報的專欄作者就曾批判達里奧其人“易上當受騙、麻木不仁、情商為零、過分簡單化、驚人的自命不凡、古怪且錯得離譜?!盵9]

這些指責并未影響橋水基金這兩年不斷創造輝煌業績,也未曾動搖達里奧本人對他的世界觀和哲學的堅信。


在《準則》(Principles)中,達里奧說,人都是基因與環境的產物,每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皆受過往經歷的影響。所以,在了解達里奧的人生哲學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他的人生歷程。

達里奧的“橋水”之路

雷·達里奧1949年出生于紐約皇后區的意裔家庭,父親是名爵士樂手,母親是家庭主婦,他為家中獨子。

8歲,他進入了當地一所公立學校,他討厭學校里死記硬背的一套,不愛學習,成績不佳。閑暇里,他開始為自己打工掙錢——送報、割草、鏟雪、洗碗。

12歲開始,他在一家高爾夫俱樂部當球童,俱樂部里不少人是華爾街投資者。那是1960年代股市興盛期,人人談“股”色變,更別說俱樂部里的金融大亨們了。在這種氛圍影響下,十幾歲的他投資了人生第1個股票——東北航空,這是他聽說過的唯一一只價格低于5美金的股票。沒想到,這家正值要破產的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購,股價翻了3倍。運氣讓他賺了錢,也讓他對股票投資產生了興趣。

18歲高中畢業后,成績平平的達里奧勉強進入了當地的長島大學。在投資方面,當時的他已建立起了一只價值幾千美金的股票投資組合。大學里自由寬松的環境重燃起了他對學習的興趣,大學成績拔尖。

1968年,他讀大學1年級。當年,披頭士樂隊去印度修習冥想,被媒體廣泛報道,也引發了他對超驗冥想(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的興趣。在這以后的40多年里,他堅持用冥想來凈化心緒。他說:“創造力來自開明之心(open-mindedness)與專注之念(centeredness)——即能以一種非情緒(unemotional)的狀態去觀看事物?!盵10]事實上,他后來的不少世界觀或多或少與東方哲學宗教不謀而合,冥想開啟了他內省審思,不斷求索智慧之道。

1971年,達里奧大學畢業后,因成績優異被哈佛商學院錄取。那時的他已開始交易大宗商品期貨——谷物、石油、棉花等。在那時,大宗商品期貨屬于冷門領域,市場上幾乎沒什么人做這塊交易。去哈佛前的那個暑假,他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打工。也是那個暑假,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崩潰,他感到自己身處風暴中心,而這種興奮也促使他進一步鉆研貨幣體系和市場。

進了哈佛以后,全新的案例式教學與開放式問答鍛煉了他的思辨力。他全身心享受著 “瘋學,瘋玩(work-hard, play-hard)”的環境。商學院第1學年結束后,他成功說服了美林大宗商品部的董事給了他助理的實習工作。不過,大宗商品交易在當時依然處于無人問津的地位。

1972,由于之前全球貨幣體系的崩潰,通脹急升,大宗商品價格瘋漲,直接引發了1973年美國的石油危機。美聯儲不得不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來遏制通脹。結果,股票市場大衰退,相反,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則迎來了它的黃金時機,相關領域的人才供不應求。

從哈佛商學院畢業后,他加入了Dominick & Dominick當上了公司大宗商品部的主管,可惜,未過一年,因股市市場的不景氣拖累整個公司陷入了困境。1974年,他跳槽加入了另一家證券經紀公司Shearson Hayden Stone,還是在他最喜歡的大宗商品期貨部門任職,給養牛的農場主和谷物制造商們提供風險對沖的建議。

1974年新年前夜,達里奧跟部門老板出去喝酒,發生爭執,結果把他老板揍了一頓。同年,在加州食物谷物生產者協會(California Food & Grain Growers’ Association)的年會上,有傳聞說他請來了脫衣舞演員當眾表演,[11]結果,他被炒了魷魚。被解雇后,達里奧說服了曾經的一位客戶雇傭他當顧問,在他的公寓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那年,他才26歲。

之后,達里奧結婚生子,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搬去了康州,并繼續他“家庭作坊”式的交易投資,他指導公司如何管理風險,并出版經濟分析的簡報。


1985年,他說服了世界銀行退休基金將一部分資產交由橋水管理。1989年,柯達退休基金也成為了橋水的客戶。[12]在這之后的20多年里,橋水吸引了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退休養老基金,和政府主權財富基金(包括中國的主權基金),橋水目前管理的總資產額已經超過1000多億美金。2011年一家分析機構調查結果表明,橋水是退休基金最信任的投資管理公司。

早在2007年,達里奧就已預測到了美國后來的房貸危機。當年12月,深感形勢不妙的他特意上訪財政部,會見了當時的財政部長保爾森手下的員工,警告說美國或將迎來一場嚴重的信貸危機,但是,并沒有人在意他的預測。他繼而又走訪了美國白宮,告訴政策制定者銀行系統將面臨巨額虧損,可惜,他的論斷依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直到雷曼倒閉,次貸危機愈演愈烈,政府高層才想起了達里奧先前的預測和分析。[13]

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Henry ("Larry") Summers]——奧巴馬聘用的2009~2010年美國經濟委員會主席——在白宮任職期間,一直都堅持閱讀橋水的經濟簡報,隔幾個月就要跟達里奧通一次話,他評價達里奧是個“極其智慧上進的人”。[14]

從1980年代初期開始,達里奧就堅持記錄他的投資法則,并根據投資結果來不斷修改法則。到今天,這些法則都已被電腦程序化,用來自動監測世界各大國經濟運行,以便做出投資判斷。

在他眼中,經濟就如一部縝密的機器。他對這部“機器”的嚴密理解,使橋水最終成長為了全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

達里奧的人生觀

回望一個成功者的來路,人們習慣用倒敘的方式串聯過往,似乎一切都為其鋪陳好,成功只是順水推舟。

然而,人生是一場選擇——既為選擇的過程,亦為選擇的結果。所有寡斷后的決絕、彷徨中的果敢,才最體現一個成功者異于常人的底色。

在60年代末,按達里奧的說法,大宗商品交易還是個很小眾的領域,并不光鮮熱門,他卻一心撲了進去,一來是保證金要求較低,如果賭對了,可以賺更多錢;二來,當時全球貨幣市場的云波詭譎也激發了他研究的熱情。他總結自己的事業門道時認為:人應事自己想做之事,而不為別人的期望去活。

在金融市場,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總能亂花漸欲迷人眼,所以,這個行業要求人有清醒的智慧來明辨真假、獨立思考。所有草率的結論,都是思維的敵人。這也是達里奧要求他的員工花大量時間互相爭辯的緣由,因為草率的代價太高,他會找來身邊的聰明人挑戰自己的判斷,他不在意別人的結論,但卻著意結論背后的邏輯推理。

每次決策之后,他都會反思所獲結果,并從中結果中學習、修正、改善。

他認為,錯誤與失敗本是人生的常態,但我們的社會滋養出的“錯誤懼怕癥”使很多人一次次繞行“錯誤”,從而錯失了改進自己的機會。

達里奧說:從小學開始,我們的教育總讓人認為那些犯錯最少的人是最聰明的,“不知”與“犯錯”是愚蠢丟人的,這樣的教育沒有讓人學會如何從錯誤中汲取養分,但在現實生活里這卻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在學校成績出色的孩子到了社會上失敗的原因。

有人認為《準則》(Principles)所體現的世界觀受到了艾茵·蘭德的客觀主義哲學影響。在書里,達里奧明確指出:一個人的賺錢力直接反映了其對社會的貢獻,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是共生的。這種觀念與蘭德對理性的利己主義和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的維護相互映照。這個理念也給達里奧帶來很多批評,尤其在金融危機后,這種認為“自私無害,利他(Altruism)不道德”的自由資本主義價值觀內認為是對華爾街貪婪劣性的粉飾。

此外,達里奧也明顯受到了社會達爾文主義、行為經濟學以及動機心理學等的影響。達里奧本人倒并未談過他的思想根基源于哪里,但是,我倒是從他的哲學里還讀到了一些東方智慧的痕跡,這也許跟他早年受印度冥想的啟發有關。

自然無為

達里奧是自然主義者。他相信宇宙間存在冥冥法則,人類所取得的成就是因為與這些法則和諧統一。無論科學、經濟、政治,只有順應自然之道,才能進步,逆“道”就會招致災禍。

Jesse Neider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比方說,達里奧認為共產主義(Communism)是由心存善意的人創造出的理想化的社會體系,然而,因它違背了人性之道,所以,只能給社會帶來更多的傷害。

達里奧的世界觀,與老子的思想相似?!兜赖陆洝防镎f:“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比f物皆由道產生,人在天地間,其行為的最高法則也應效法自然之道。而要達到自然之境,就要踐行“無為”?!盁o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為、不逆天而為。

這種對自然之道的敬畏,奠定了他獨特的價值觀和工作、處世準則。

比如,達里奧認為:人們常言的“好”與“壞”都是相對的,實質上是反映了人所屬群體的偏好——

塔利班對“好”與“壞”的定義必然與美國人不同……每個群體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理解。這些理解未必可靠,但所有人對“好”與“壞”的理解,最終都會受到自然法則的檢驗。真實的“好”,必順應自然之道,符合客觀真相;“壞”則逆天而行,脫離現實。

人是否會受到獎賞或是懲罰,取決于其行為是否順應“天道”,對社會與國家而言也是同樣道理。

再打個比方:當一群鬣狗殺食了一只羚羊,這是“好”還是“壞”呢?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件殘忍可怕的事情,然而,這種行為卻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它對整個龐雜卻有效的生態系統有促進作用:既有利于鬣狗的生存繁衍,也有利于包括羚羊在內的更大的自然體系,因為它能推進物種進化改良。所以,這其實是“好”的行為。

世間萬物,包括經濟與社會的運行,都有其內在規律。達里奧花了一輩子時間,去梳理金融貨幣市場的線索端倪,順勢而行,成果斐然。

進化為本

達里奧認為:想要進化——或者說想要變得更好——的欲望,才是人潛在最根本的動力。

盡管人在生命各個階段熱衷于追逐不同的目標,但獲得外物本身并不能帶來長久的滿足,人始終在不斷給為自己制定下一個目標,而在奮斗過程中,人不斷完成進化。所以,目標只是誘餌,進化才是根本。

他認為:一個人賺錢多少基本衡量了這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大小。

他相信:如達爾文所言,最后能生存下來的往往不是最強悍的物種,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環境的物種,所以,很多獲得巨大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最先觀察到環境變化,并很快去學習適應新環境的人。區分人能否成功的重要特性,就是其學習與適應力。

物種要進化,就必須突破自己的界限。痛苦是必然的,痛苦是自然給我們的信號,告訴我們正在接近或超越界限 。

痛苦讓人發現能力的邊界,超越它,便是自身的進化。

克服自我

人與其他物種最大的區別在于——自我反思和學習的能力。

人之所以有這種能力,是因為大腦中主管邏輯與認知功能的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它能助人客觀分析問題,做出理性選擇。

然而,大腦中的另一個部位杏仁核(amygdala)則會阻礙人的理性思考,引發人“動物本能”似的情緒反應(比如焦躁、恐懼等)。

當面對困難或威脅時,杏仁核會讓人產生“斗或逃”(fight or flight)的動物本能反應,從而阻滯前額葉皮層發揮理性認知功能。

很多人不愿反思自身不足,討厭別人告訴自己身上的缺點,是因為這樣做有讓他們受攻擊的感覺,從而本能地產生情緒反應。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了解自己、無法適應環境,去實現目標,就是因為無法克服自我,太過在意別人眼中的自己。這是人類最大的問題,也是大多數人痛苦的根源。

這正是他要求所有員工互相批評指責,軟化他們的自尊,讓他們學會理性、保持清醒的原因所在。

這種消解自我的處世方法,多少反射著禪宗“無我”的智慧。

臺灣作家與心理教育專家鄭石巖曾說:“清醒的智慧不是存在于自我中心,而是在于自由的心靈。自我中心就像是污垢一樣,會障礙思考,必須遠離它,才能展現好的適應能力?!?/p>

“無我”即要破除我相,不被假想的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束縛,否則就會墮入自以為是的自我中心,而生活在狹隘的思維和心理空間。

達里奧至今時常晨起做冥想,就是為了清凈內心,打開思維,意念專注,擯除情緒干擾,從而客觀理性地進行觀察判斷。

達里奧的選人之道

達里奧基本的人生觀,以及他所制定的210條準則,決定了橋水基金另類的公司文化,也包括招人標準。

與其他對沖基金不同,橋水很喜歡招應屆畢業生,因為剛出校的學生可塑性與適應性更強。橋水的面試方式也與眾不同。

一般的金融公司喜歡以數學概率題或腦筋急轉彎來檢測應聘人“聰明”與否。然而,橋水并不看重這種解題能力,因為大部分人都能通過面試題庫在短時間內提高解題能力。

橋水除了看重學校出身與背景簡歷,更在意一個人的性格與思辨力。比如,面試者會被問到對墮胎或宗教之類議題的看法,在回答過程中,會不斷受到來自面試官的質疑和挑戰,從而測出人的抗壓能力、自尊心強弱、思辨能力等等。

橋水“詭異”的文化曾受到不少同業者和過去員工的質疑,比如美國雇主評價網站“玻璃門”上寫道——

“公司文化太過注重人的缺點和錯誤,抓住細枝末節不放,磨損員工自信;

達里奧本人狂熱迷信其自立的準則,使公司內部充滿了偏執狂的氣氛;

無休止的批評,缺乏任何贊賞,不停的辯論,沒有效率……”

也有不少人認為:橋水的成功與其公司文化無關,純粹是達里奧個人這么多年來對金融市場經驗和智慧的積累。

達里奧已到退休年紀,目前已在逐漸褪去公司的核心管理職責,而未來沒有達里奧這個靈魂人物的橋水是否還能維持其華麗的業績,尚是個謎。


有些員工雖認可這種極端透明、打破自我中心主義的文化,但認為這樣的文化只能在橋水初期規模較小的狀態下推行,而如今橋水掌管著千億美元資產,員工也早已突破1000人,這樣的文化只會帶來官僚主義與效率缺失。

無論如何,達里奧將橋水從當年的個人家庭作坊,發展成今天全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他對人性的洞察、對經濟機器的分析,他一手種植起來的人性實驗室一般的公司文化根基,和他素若僧侶、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都堪稱對沖基金業內的奇葩。

--------------------

[1]【北京實現者社會系統工程研究院經濟系統工程中心注】 立雯(美國某行業研究公司高級分析師):《雷·達里奧(Ray Dalio)——對沖基金教父的人生“禪”》,此文(上)載“華爾街見聞”,2013年01月30日,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871,及《投資者報》2013年第8期等媒體;此文(下)之主要內容以《雷·達里奧:對沖基金教父“道法自然”》為題,載《第一財經日報》2013年02月23日;其余文字內容,據立雯女士博客之相關內容補充;除題圖外,其他圖片系本中心根據相關資料補充。

[2] Alex Howe, Revealed: What It's Like Working Inside The World's Biggest Hedge Fund, Nov 25 2011.

[3] Jesse Westbrook, Dalio Earned Clients $13.8 Billion to Lead Hedge Funds as Paulson Slumped on Bloomberg.com, Feb 28 2012.[4] Man and machine: The Economic Ideas of the World's Most Successful Hedge-fund Boss, Mar 10th 2012.[5] Kathleen O’Grady, What Ray Dalio taught me about Authentic Leadership and Taxidermy, Jul 21, 2011.

[6] Lawrence Delevingne, Michelle Celarier, Ray Dalio's Radical Thruth, Mar 2, 2011.

[7] Bess Levin, Don't Try and Tell Ray Dalio There's Anything Risky About Hunting An Animal Known To Impale People With Its Giant Horns on Dealbreak.com, Jul 18, 2011.

[8] Lawrence Delevingne, Michelle Celarier, Ray Dalio's Radical Thruth, Mar 2, 2011.

[9] Lucy Kellaway, Principles for living we could do without, Financial Times May 23 2010.

[10] John Cassidy, Mastering The Machine: How Ray Dalio Built the World's Richest and Strangest Hedge Fund on The New Yorker, Jul 25 2011.

[11] Kevin Roose, Pursuing Self-Interest in Harmony With the Laws of the Universe and Contributing to Evolution Is Universally Rewarded on the New York Magazine, Apr. 10 2011.

[12] 生平事跡來自Ray Dalio的Principles以及John Cassidy, Mastering The Machine: How Ray Dalio Built the World's Richest and Strangest Hedge Fund on The New Yorker, Jul 25 2011.

[13] John Cassidy, Mastering The Machine: How Ray Dalio Built the World's Richest and Strangest Hedge Fundon The New Yorker, Jul 25 2011.

[14] John Cassidy, Mastering The Machine: How Ray Dalio Built the World's Richest and Strangest Hedge Fundon The New Yorker, Jul 25 2011.


責任編輯:翁建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聯系我們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傅旭鵬/相升澳
電話: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產業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沈良宏觀

七禾調研

價值投資君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七禾網APP蘋果

七禾網投顧平臺

傅海棠自媒體

沈良自媒體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

技術支持 本網法律顧問 曲峰律師 余楓梧律師 廣告合作 關于我們 鄭重聲明 業務公告

中期協“期媒投教聯盟”成員 、 中期協“金融科技委員會”委員單位

[關閉]
[關閉]
[關閉]
我要啦免費統計 激情久久亚洲小说_激情久久综合激情久久_激情毛片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