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華財富
產業智庫服務平臺

七禾網首頁 >> 產業&金融精選

《一個農民的億萬傳奇》讀書筆記

最新高手視頻! 七禾網 時間:2022-07-12 11:28:15 來源:鐵樹思考

  從2000年到2009年初,花了9年多的時間都沒有在期貨市場獲得成功,到了2009年,之前無數的失敗、屈辱、煎熬沒有把我打倒,我的心慢慢被這些撐大了,錢也就自然而然的來了,所謂鋼梁磨繡針,功到自然成,堅持就是勝利。


  人生在世,賺大錢很難,而做好人更難,做好期貨則是難上加難,做人應該是人世間最難的事情了,若人沒做好,即使取得一時的小成績,最后終究是成不了事的。


  低買高賣和認清對手,這是商業法則中很關鍵的兩條,想賺錢,必須買的便宜,如果買不出利來,也就賣不出利。期貨的建倉、平倉也是如此,建倉的價位很重要,如果建倉價位不好,就堅持不了頭寸,很容易被洗出來,賺不了錢,更不用說賺大錢了。


  春秋的大商人巨幅范蠡認為“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他把買進賣出的正確方法和心態說明白了。商品價格,總是在“貴-賤-貴-賤”之中波動,任何商品都是有生產成本的,雖然該成本也是動態的,但終歸是可以評估出來的,低于市場價,甚至低于成本價,乃至低于成本價很多的時候,若外圍環境配合,便是極佳的賤取之時?!岸熨I草帽,夏天買棉襖”這也是符合范蠡的買賣思想的。


  做任何生意,做任何事情,想要做得更好,選時選點的功夫必須要花下去,這往往是決定生意成敗的關鍵因素,期貨更是如此。


  供大于求導致價格下跌是市場的法則,歷史事件已經多次提醒我們,自然法則便是如此,誰也左右不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順應市場法則,在臨界點到來的前后有所作為而已。


  豬糧比,通俗說就是生豬價格和作為生豬主要飼料的玉米價格的比值。生豬價格和玉米價格比值在5.5:1到6:1生豬養殖基本處于盈虧平衡點,豬糧比越高,說明養殖利潤越好,反之則越差,但兩者比值過大或過小都不正常。


  在同一個時代,對不同的人來說,機遇應該是一樣的,只不過機遇只會讓懂得思考的人、善于總結的人、有準備有行動的人抓取。


  看對了未必能做對,做對了未必能賺到,賺到了未必能守住利潤,這就是投資。


  實際上,一個人身體好不好和吃多少關系不太大,吃東西適量就行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是因為吃得太多而身體不好,吃得少的人反而身體好,做期貨能不能賺錢,能賺多少錢,和倉位大小關系也不大,要賺錢只要有適量的倉位就可以了,反而那些虧大錢的幾乎都是重倉交易的。


  期貨行情,從中長周期來看,本來只有20%-30%的趨勢行情,而有70%-80%的時間是震蕩行情,而且那20%-30%的趨勢行情也不是一氣呵成的,中間也有停頓和反向運動,一味地重倉交易,適合的行情少,不適合的行情多,賺到了錢又回吐回去也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在沒有確切把握的時候,決不能開大倉,小行情的時候,可以不停地試單,對市場保持關注保持熟悉,保持一種交易的感覺,一直處在市場中,才能提高對市場的敏感度,但在小行情中盡量要少虧,最好是不虧,如果能略賺則更好,在小行情中要懂得保存實力,等待機會,機會來了要有充足的子彈打一個大戰役。


  做期貨必須要有大志向,心里能裝得下多大的財富,才可能賺到多大的財富,一個人沒有鴻鵠之志,哪能成就大事。


  如果把期貨比作練武功,那么技術分析只是練招式,見效快,三天就可以耍了,一年兩年就覺得自己厲害了,而基本面分析則是練內功,見效慢,五年小成,十年大成。


  中長期的價格主要由供求力量博弈而來,短期價格主要由參與者想法的表現博弈而來。一天的行情變化不能決定未來的價格走勢,能夠決定未來價格變化的,只有基本面。供需平衡差距有多大,這決定了價格的形成和變化有多大。


  分析基本面,也要明白基本面本身是動態的,要用發展的思路,動態的眼光,實事求是的態度分析問題。比如有時候供應減少,需求增加,那就會導致嚴重的供不應求,如果價格在相對的低位,就會形成大牛市;比如某個品種出現了嚴重的供不應求,外部環境也配合,貨幣寬松,經濟形勢一片大好,又處在通脹之中,其他相關品種的價格已經上漲很多創了歷史新高,而這個品種的價格則被長時間低估,那就很容易產生超級大牛市,這時就不能有恐高癥,不能等閑視之,要用超常規的眼光去看待。反過來,對下跌行情的分析也是同樣道理。


  我始終認為,只研究技術分析最多只能小成,若想要大成,要么精研基本面分析,要么技術分析結合基本面分析。70%用基本面分析,定大方向(漲市、跌市,還是震蕩市),選品種,30%用技術分析,找進場點。


  很多散戶做期貨要么什么都不懂就去做了,要么學幾招技術分析就上馬了,似乎技術分析見效快,學了馬上能用,哪里知道,學得快,輸得也快。


  做期貨,要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要去繁從簡,抓綱要,綱要就是供求關系。抓到實物的關鍵,就能輕松帶動其他環節。


  在期貨市場,想賺錢,要先研究為什么賠錢,找到了賠錢的原因,杜絕錯誤的做法,才能走向正確的方向。


  看對行情賺不到錢,其中一個原因局勢建倉建不了,或者沒有好的點位建倉就錯過了行情,不能斤斤計較,多出一點成本就多出一點,只要自己堅定方向是對的,那就盡快成交!


  能讓散戶賺大錢的行情,就是大漲大跌的行情,在震蕩市,散戶是弄不過主力的。震蕩行情,某些價格的漲跌可能是主力影響的,但大漲大跌的行情價格運動則是天定的,主力也改變不了,如果說散戶的力量是1,主力的力量是10,散戶和主力對決當然要輸,但天的力量是100,散戶如果跟著天意走,則必然會贏。


  在平時,老天是不發力的,天不發力的時候,主力在發力,有些行情是他們說了算的,散戶要在震蕩行情中少參與,保存實力,等老天發力的時候,大行情就來了,這時任何主力機構說了都不算,只有天說了算。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物極必反,天氣熱是可以的,但到了37度、38度就要到頭了,最最厲害也就是40度,不可能到100度,溫度熱到了極致就會返回,就會下降,這就是物極必反。


  你壓我的時間越長,我積聚的力量就越大,反向的能量也就越大,爆發力就越大,當幾乎沒有人認為會漲的時候,老天會讓它漲,老天會讓大多數人錯誤,這是自然規律的表現。這就是在極端的時候,在物極必反的時候,只有極少數人能做到先知先覺。


  人的力量再大,在天面前,也是小的,人和天斗不可能勝出,人定勝天只是一句口號而已。


  接受現實,面對行情,適應市場,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可以改變的,順勢而為,隨環境、市場的改變而改變,不要怨天尤人,一切原因和結果都在自己。


  宏觀因素是自然規律,是天定的,所謂“澇三年、旱三年、不澇不旱又三年”,冬天冷是個極端,夏天熱是個極端,春秋不冷不熱是平衡,但整個一年又是一個大平衡,多年來看則是循環往復。天道的運行是有規律的,它的規律就是總體的平衡和局部的不平衡,我們要在平衡中尋找不平衡,在物極必反中尋找轉換點,在大勢運行中尋找發力點。


  自然界總有物極必反的事情發生,農作物的播種面積很大的時候,其單產往往也是高的,總產量就會很高,而在播種面積減少很多的時候,其單產往往也是低的,總產量就會巨幅減少,所謂越少越少,越多越多,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越渴越給鹽吃,黃鼠狼專咬病鴨子,事情總是從一個極端向另一個極端發展,老天爺讓事物處在一個極度不平衡的極點,于是物極必反就會發生。


  該漲的東西先漲比后漲好,如果不讓先漲,那后面漲的幅度會更大。囤積居奇有利于物價平衡,如果有人先囤積一部分,然后在價格漲上去一些后賣出,是有利于后市的,為什么這么說?價格在上漲初期,囤積者的買入會讓市場供應更加緊張,價格上漲更快一些,這可以使生產者加大下一期的生產投入,也可以適當打壓消費群體的消費量,如果缺貨卻不讓漲,或者用拋儲的方式壓價,則會讓本來就缺的東西被大家低價買走消費掉了,生產積極性上不來,等缺貨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價格只會暴漲。而有人先囤積一些則可以讓當期消費量減少一些,并在價格漲一些上來后,囤積者有利可圖了就會慢慢把貨放出來,適當抑制價格的上漲,這時生產也跟上了,有利于促進商品的持續供應,讓價格的適當上漲或下跌好于商品的奇缺或供應過量。


  實際上,不只是棉花,任何農產品,只要是減產較多,價格的強勁上漲往往開始于收獲季節。


  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但任何事物追求平衡,往平衡點發展是必然現象而不是偶然現象。


  作為投機者,到期貨市場的目的當然是來賺錢的,當然也是希望能賺大錢的,在平穩的行情中,在震蕩的行情中,賺到大錢的概率很低很低,只有抓住一波歷史性的牛市或熊市,利用期貨的杠桿原理和適當的加倉方法,本金才能翻上幾倍、幾十倍乃至上百倍上千倍上萬倍,期貨市場的好幾個傳奇人物,不都是白手起家的嗎?沒有千倍萬倍的增長,哪來的萬億財富?所以我們做期貨,應該期待暴漲暴跌的行情,不過前提是自己要有完善的分析體系好分析能力,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否則暴漲暴跌行情來了,要么錯過,要么做反。


  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人只要比較努力,就能實現80分,而要上90分95分,則要難得多,要么付出超常規的努力,要么激發自己的天分。一個人一旦在一個領域獲得了90分以上的得分,其獲得的獎賞是成幾何級增加的,在一個領域,如果80分的人月收入是2000,85分的是4000,90分的是1萬,95分的是5萬,96分的是10萬,97分的是50萬,98分的是500萬,99分是1億,當然,任何人都只能無限接近100分,而無法真正做到100分。


  期貨交易這個領域,或許只有5%的人是盈利的,也就是說,95分以下的人不管得分是多少,獲得的都是負收益,只有達到95分超越95分才能實現正收益,而一旦超越了95分,財富效應則是爆炸級的增長。


  我做期貨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價格在底部運行的時間相對長,而在頂部的時間則很短,大牛市的頂部往往幾天時間就被空頭攻破了,價格會在短期內直線下跌,而大熊市的底部則需要多頭力量持久積聚,多次進攻之后才能在一個特俗的時點被攻破,所以說,很多抄底的人往往等不到價格上漲就失去耐心了,而很多摸頂的人又往往因為價格下跌太快而錯過了行情。如果能夠在大牛市的頂部抓到放空的機會,財富效應是非常之大的。


  農產品價格長期低于成本,一旦供求失衡,往往會爆發成倍上漲的大行情。


  農產品歷史性的大行情,往往發生在收獲季節。


  用供求關系分析農產品的價格走勢比工業品更有效。天定的東西容易分析預測找規律,而人定的東西就不容易分析預測找規律。影響農產品價格更多是天定的,農產品的需求影響小,供應影響大,天氣是影響供應的核心因素,農作物是從地里長出來的,氣候條件好,就豐收,氣候條件差,就減產,如果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則會急劇減產。工業品則更多是人定的,工業品供應的可調節性比較高,供應跟不上需求了就迅速擴大產能,供應太多了就閑置一部分產能。所以農產品是靠天吃飯,更多的關注供應;工業品是人為可以調節的,更多的關注需求。


  一個原因只能導出一個結果,看到一個結果,也必然能找出它的唯一原因,在正常的價格波動范圍內的行情,似乎很多人都能預判,但價格超越了歷史最高價或最低價,突破了以往的框框,絕大部分人就預判不到,甚至不敢去預判了,突破歷史的大行情能夠發生,必然有突破歷史的大原因存在,找到這些原因,分析這些原因,度量這些原因,就能預判到超越歷史的大行情,也敢于預測價格將運行到哪里。


  在結果發生后去找原因,總能想辦法找到,這往往是分析師干的事情,作為交易者,必須先找到原因,先推導出結果,這樣才能在投資中賺到錢。


  做期貨做的是未來,如果認為未來不可預期,那就不要做期貨了。


  我們做期貨不能期待著每次都有歷史性的大行情,歷史性的大機會不是每年都有的,平時我們只能有三種做法:一是等待;二是練手;三是做波段行情。


  不管是練手還是做波段行情,都不能期待大賺一把,因為沒有大賺一把的機會產生。


  如果長期看漲,確定性90%以上的,倉位50%左右,確定性較高但仍需驗證的,倉位30%左右;短期看漲,確定三天內100%必漲的,倉位可以達到80%。


  有人說我做期貨喜歡“死扛”,一個方向做到底,又不止損。他們非常不認同我的做法,特別是我不做技術分析、不看技術指標、不喜歡止損這幾點尤其讓人“不滿”。沒錯,我確實不喜歡止損。因為在我眼中,止損就是“舉白旗”,只有在認輸的時候可以舉白旗、可以止損,如果沒有輸,為什么要止損呢?在控制好倉位的前提下,做期貨不能輕易止損,輕易止損會讓利潤變少(我5月份豆柏的止損,就使我少賺了不少,成了整個戰役中的敗筆、遺憾之舉),輕易止損還會讓虧損變多,很多交易者的虧損就是來來回回不斷止損止出來的。


  我們假設市場上有50%的人做多、50%的人做空,如果大家都不止損,那么一段時間后,一半人賺錢,一半人虧錢??墒谴蟛糠秩送谛卸璧纳舷虏▌又衼砘刂箵p,做多的止損了,做空的也止損了,結果,同樣是一段時間后,80%的人虧錢了,甚至90%的人虧錢了。


  我并不是反對止損,止損是對的,但止損的方法不對,動不動就止損,而且還給自己很多的理由,好像止損有多么光榮,這樣就錯了。找到正確的止損方法,才是正確的,使用錯誤的止損方法,怎么止都是錯的。


  做股票、做期貨,都說要高拋低吸,就是說在看清方向的前提下,比如做多,那就是低位買人、高位平倉,回調了再低位買入、高位平倉;或者做空,則是高位拋空、低位平倉,反彈了再高位拋出、低位平倉??墒鞘袌錾细嗟娜耸亲窛q殺跌的,漲了,說是突破了,追漲,一回調就止損砍倉;跌了,也說是破位了,追空,一反彈又止損砍倉。這就不是高拋低吸,而是高吸低拋了,豈有不虧的道理。


  有人順勢而為,做對了方向卻賺不到錢,那也是止損“惹的禍”。很多趨勢交易者說是重勢不重價,其實要重勢,也要重價”,買不到好的點位,單子就不容易拿住,利潤就不容易獲得,就是我所謂的“買不出利來就賣不出利,賣不出利來就買不出利”,本來價值10塊錢的東西,6塊錢買到了才能有大的利潤,如果9塊8毛才買到,有利也只是小利了。重勢不重價”聽上去很對,但實際操作中卻很容易出問題。我們操作的期貨圖形是正在發展中的,而不是之前已經走完的圖形,“重勢不重價”容易在“勢”已經形成、價格已經在相對高位的時候買入,若是之前的圖形,我們就知道后面還有更高的價格,但這是正在發展中的圖形,它一回調,不少人就動搖了,止損了,后來它確實又漲回來了,創了“新高”,于是再次追進,可它又回調了,再止損……這樣操作,一波上漲行情走完,就變成了“看對方向,還做虧了錢”,搞得心里很痛苦、很后悔。但如果“重勢”也“重價”就不一樣了,看漲,在低位買,價格向上突破時已經賺了不少,就可以把止損設得寬一點,一般的回調根本洗不出來,操作心態和破位追進的人完全不同。


  市場上還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叫做“市場的不確定性”,還美其名曰“金融市場唯一的確定性就是其不確定性”,或許有人可以通過這樣的理論賺到錢,但我是不敢茍同的,市場是可以確定的,至少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確定的。


  如果方向堅定(判斷上漲或下跌的概率在70%以上),就應在設好止損位的前提下,沒有到止損位就不要輕易止損;如果方向不堅定(判斷上漲或下跌的概率在50%左右,或者沒有辦法去判斷),就不要做;如果單子做進去了,到了之前設定的止損位,那就趕緊止損;如果單子做進去了,但發現自己判斷錯了,比如新的情況、新的因素出現了,決定性地改變了基本面,那也要趕緊止損。


  期貨投資是“想”和“做”的結合,一切都想得好好的,最終也未必能做好。期貨的分析和交易是兩回事,有了好的方法,不一定有好的結果,還需要很多的磨煉。期貨是多空博弈,是一場戰爭。一個人在分析戰爭時和參與戰爭時,心態是完全不同的。沒有進入戰場的時候,或許是理性的、全面的,但一旦進入戰場,則可能變得沖動、片面。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只是交易者往往一會兒是旁觀者、一會兒是當局者,要時刻保持清醒是件難事。如果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是對的,又能做到戰場上和戰場下分析、處理問題保持一致,那打贏戰爭只是時間問題。


  真實賺錢的方式都一樣,那就是做到了自己看得懂的行情,而虧錢的方式卻各式各樣,人性太復雜,總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


  真正影響成敗的大因素只有兩個:一個是如果有大勢,我們能否看清這個天定的大勢并跟隨這個天定的大勢;第二個是我們在操作的過程中自己有沒有犯錯誤,如果犯了錯誤則有沒有及時改正。如果在這兩個點上沒有致命問題,則無非是進場出場時機好一點差一點的差距,多賺少賺而已。


  我做期貨,不管是長錢還是短線,依據的都是基本面分析,有些基本面信息“管”長期的走勢,也有一些基本面信息“管”短期的走勢。就看自己能否識別,能否運用。


  當我看到一個長期的物極必反的底部,我豈能輕易放過?!


  股票和期貨的操作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而且股票還比期貨好做一些,因為股票買進持有不會爆倉,什么時候被低估了也更容易分析,價值投資更有用武之地。只不過股票要比期貨慢一點,如果說股票是飛機,那么期貨就是火箭,股市的整體運行周期要比期貨慢,而且做股指期貨就省得選股了。


  只要把現貨基本面研究清楚了,就能知道期貨價格往哪里走。當一個商品的價格相對其真實價值而言有所扭曲,這扭曲必然要回歸,扭曲幅度越大,扭曲時間越長,價格回歸的強度就越大,甚至在某些節點會出現價格爆發和價格反向扭曲的情況。


  做期貨不能只看當前的環境、當前的供求關系、當前的因素,還要看將來的變化,因為做期貨做的是未來,必須要考慮、預判未來才能做好當下的決策。當前的因素,只是決定了當前的價格,未來的價格,必然是未來的因素決定的,誰能充分考慮未來因素的變化,誰更有把握確定未來的供求關系變化,誰就能在當下把握未來價格的變化,并在期貨市場賺到可觀的利潤。


  商品,特別是農產品是有價值的,它的頂部不好找,但底好找,找到了底部,確認了上漲,那便是買入的最好時機。因為商品是有價值的,低于價值本身{成本價}就是低價,不可能長期持久。另外,在價格上漲的過程中,如果基本面顯示未來上漲的動力沒有消失,那么階段性回調的低位也是買入機會。


  對未來的判斷清晰了,對行情的發展有把握了,心態就穩了,就拿得住單子,也敢于在下跌的時候買人,不被洗出來。如果單子拿不住,那必然是自己沒有足夠的把握。


  對未來的判斷一定要比較明確了才能出手(把握度要達70%或以上),如果仍在懷疑自己的判斷,對一個品種漲跌的預期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對未來會不會供不應求不敢判斷,或者只有50%的把握看漲,那么如果買入了,價格一向下波動就會心亂,承受不了波動就會割肉、斷臂,今天割一點、明天割一點,那也就必虧無疑了。沒有方向或者沒有把握就不能做。


  除了長線的單子,也可以適當做一些短期的單子作為輔助。比如做進去的時候,就告訴自己做的是一個“小消息”、“小波段”,進去之后,本來就打算過兩三天、三五天就出來的,并且一旦不對是馬上要止損的。長期的單子如果2850進場了,跌到2800,短期的單子可以買一點,跌到2750還可以買一點,漲一點了則可以出一點,這樣可以讓長線的單子成本下降,雖然是2850買的,但實際持倉成本只有2700甚至更低。


  當然了,如果是純粹做日內短線,也可以不考慮未來因素的變化,甚至連當下因素也可以不看,純粹地從瞬間盤面的變化中尋找盈利機會,但這些盈利機會必然都只是很小的機會,而且一般人做日內短線都會虧錢,即便是買賣點位不虧,手續費也會損耗很多。


  正因為期貨做的是未來,所以要盈利是不容易的,即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是不容易的。人總有各種各樣的弱點,即便方向分析清楚了,對漲跌有把握了,但在實際的操作中,賺了一點或是虧了點,心理就可能發生變化,就想要賭把大的或是做點額外的動作。做期貨的風險,有些是來源于市場,但更多的則是來源于自己。


  做期貨做的是未來,任何人對未來的預期和判斷,可能對也可能錯,因此必須要在做好了犯錯的準備下,才能行動,否則錯一次就可能全軍覆沒。另外,即便分析能力再強,對一個品種再熟悉,對未來的判斷也無法做到每次都100%確定,但交易還是要做的,行情還是要把握的,如果確定性只有50%左右,當然寧可不參與,但有了70%的確定性,就可以逐步參與了。


  一般我看準的事情,只要基礎沒有改變,任何人怎么說什么我都不會動搖。從5萬到1.2億,具體是做兩個品種,三波行情。第一個品種是大蒜,第二個品種是棉花。


  天道就是市場,市場有自己的運行規律,任何人都干預和左右不了。價格多少是市場說了算,某一個機構說了是不算的。有的品種3~5年一個周期,或者10年,甚至20年,說不定哪天就冒出一個歷史大機遇。


  具體操作主要做一個品種,或者在一個主要品種以外,兩三個品種輕倉少量參與。


  我種過地,期貨上的很多品種都生產過,比如大豆、玉米、小麥、棉花、大蒜等。我能知道大多數農民是怎么想的。多次對大行情的看法,雖然不能說一個點位都不差,基本上還是比較準確的。


  有些人炒了很多年的期貨,卻不知道期貨是什么。盤面上掛單買賣本身是不均衡的,這不公平是自然的,沒法改變。他們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什么是期貨,沒有解開期貨之謎。虧的時候不能怨行情,要先怨自己。行情不能由自己的性子來,自己的性子是可以改變的,但是行情不能改變。再大的人為力量也只能左右一時,左右不了一世。任何人和市場對著干總會走向滅亡。


  技術分析不能確切定位,而只能是如果。期貨做的是未來的價格,技術分析是事后諸葛亮。行情是等來的而不是做出來的。


  世界上成功的投資派都不是技術家,包括索羅斯、巴菲特都是基本面分析。


  國家發布的信息不能不信也不能完全相信,需要去偽存真。收集信息需要自己親自調查,通過調查然后再結合心理分析。信息是最值錢的,我建立這個信息體系就是讓他們時時刻刻提醒我,強迫我每天對各個品種都看一遍。時時刻刻關注這些品種,一旦某一個品種來了機會,提前察覺,不然可能這個品種的行情走過去才發現自己忘了。


  如果市場的條件突然改變,觀點也要及時改變,一切以市場為準,要客觀,不能主觀。


  我不能算超長線,也不能算短線。長線中間也有倒倉、平倉、開倉。長線短做,以防萬一。


  大勢就是極端的或相對極端的行情,超出常規的、歷史性的罕見的行情。這波行情和爆發之前的價格波動范圍相比是很可觀的。


  反向運動的時候,在我們的心中應該有數,漲了一段的價格之后,回調的幅度有多大,保證金受到的損害有多大。


  通過綜合條件分析,如果條件具備就能做到100%確定,一定漲或者一定跌。


  世間沒有想不到的事情,只有做不到的事情。


  我的方法別人完全能夠復制。研究的方法是對的,目標正確,早晚有一天會成功。如果不成功,那就是下的工夫還不到,前提條件不夠。


  我還是一個農民,我是農民出身,不愿改變農民的性質,因為農民是最質樸的。從農民的角度去研究,得出的哲學思想是最正確的,沒有什么裝扮的成分。


  財富給我帶來最大的變化是能做我想做的事,能為社會帶來一定的有益的影響。我覺得自己能夠駕馭財富。對于駕馭財富的大小,我自己很有信心,多多益善。如果將來還會有所發展,最后我的財富還是要回歸社會,為社會做更有利的事情。


  盤面上掛單買賣本身是不均衡的,這不公平是自然的,沒法改變。盤面上兩個價格,買和賣總是有差距。比如豆粕賣報價3000,買報價2999,這個價格本身一買一賣就不公平了,產生了價差。不能小看1塊錢,買了以后,就已經形成了1塊錢的價差,不管漲與跌,這1塊錢都少不了,所以賺錢的時候賺的少,虧錢的時候虧的多。賺錢的時候始終會少賺1個點,賠錢的時候始終要多虧1個點,就有這個原理。就算成交了,也很可能是和莊家成交,與主力成交,不是與一個自然的價格成交。莊家掛上買單和賣單,買和賣都存在著差距,一般人對這個可能沒有研究過,買和賣本身就產生了一個價差,同時還要加上手續費,無論是賺錢還是虧錢,都要加上這個手續費,那么整個市場群體就一定會虧錢,這是100%的事情,賠錢的時候相當于賠1塊五,賺錢的時候只賺了5毛,久而久之,做50%的對和50%的錯的時候就會虧,甚至10把做對了7把也會虧錢。


  做期貨不是消費,而是虛擬的囤積商品,所囤積的商品最終要走向市場,在這個過程中,一買一賣或者一賣一買,都增加了市場的需求或供應,對價格的產生和變化增加了能量。買的時候是虛擬需求,賣的時候是虛擬供應,一手有一手的能量,一萬手有一萬手的能量,再小的單子都有能量,對價格肯定有影響,只是影響大小的問題。因此,自己的單子下進去或平出來,也會對自己想要的價格形成打壓或抬升。


  我們在虧錢的時候一定要找出虧錢的原因,這對投資肯定有很大的好處。虧的時候不能怨行情,要先怨自己。行情不能由自己的性子來,自己的性子是可以改變的,但是行情不能改變。


  基本面研究,從大的角度來說,主要是研究供求關系。如果供大于求,價格又在相對的高位,那么價格變化只是時間問題,必然會下去。如果供不應求,價格又在相對的低位,這也是時間問題,必然會上來。這是任何人左右不了的,包括主力機構,再大的人為力量也只能左右一時,左右不了一世。任何人和市場對著干總會走向滅亡。


  大勢,任何人都左右不了。正所謂大勢所趨、天意如此,任何主力和個人憑個人的喜好和主觀臆想,憑自己相對的資金優勢和一時對行情的影響,違背大趨勢,冬天里穿汗衫,夏天里穿棉襖,和趨勢對著干,最終的結果只有死路一條,走向滅亡。


  反向運動的時候,在我們的心中應該有數,漲了一段的價格之后,回調的幅度有多大,保證金受到的損害有多大。如果預計回調的幅度有30%,按50%的去算,這就比較可靠了。這樣就能堅持。甚至你看到未來還能漲上去或者一定能回來。這些情況一定要心里有數才行,不然單子會拿不住,甚至還會反著做。


  期貨投資者要從虧損走向盈利,第一,要有良好的心態與正確的觀點、方向,虧錢不能怨行情而應該怪自己。行情是不可改變的,只能改變自己。很多投資者虧錢后喜歡怨行情,這就是嚴重的心態不好。虧錢后應該找到虧錢的原因,看交易的方式方法對不對,以穩定的心態,以正確的觀點和方向,這樣久而久之就會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第二,不能賭,很多投資者做期貨是靠賭,期貨是未來商品價格的漲與跌,高與低,是一個預期,做期貨做的是這個預期,有很多投資者可能做了很多年的期貨,不知道期貨是什么,解不開期貨之謎。你做的是一個未來,對未來價格的走勢判斷,看一天行情的走勢不說明未來的方向,即使今天一個漲停也不能代表未來的行情是漲。所以判斷未來的行情不能只看一天,要從長期的和宏觀的政治角度、經濟角度、歷史角度、心理角度、哲學角度等綜合判斷。所以要掌握很多知識和要領,如果掌握不透的話,對于行情走勢的綜合判斷就是一個難點,就如盲人摸象。


  價格就是由基本面決定的。期貨的走勢是根據基本面的供求關系為準則的。期貨的價格是圍繞現貨的價格上下波動的,不會偏離太大。這就是基本面供求關系的體現。技術指令那是機械語言,做交易可以只看交易指令嗎?交易指令是死的東西,行情是活的,是時時刻刻發生變化的?;久嬉彩菚r時刻刻發生變化的,應該根據這個變化來實時調整交易的方向。如果不看基本面,單看技術面肯定是不會長久的。我主要看基本面是否出現供需失衡,一旦發現就長期持有,就比如這波豆柏,我是2800、2900的時候進去的,持有到現在。


  做期貨不能把它看成錢,期貨市場上的錢就是一個數字,今天變大、明天變小,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所以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做期貨也不能追求我的資金一定要直線上升,總體上升就是上升,我的最大回撤控制在50%以內。


  短期的盈虧我一般不在乎,資金短期的波動很正常。但是有一個基礎,你對趨勢的把握度越高,你的心理穩定性就越強,回調的行情就不會給你帶來大的精神壓力。所以歸根結底要對基本面中價格有個很好的認識。


  在期貨中,操作大資金確實比操作小資金要難很多,因為船大難掉頭。建倉的時候也有困難,因為期貨是對手交易,要有相對應的對手才能夠開倉。相對于小資金而言,市場容量大,進進出出對市場的影響比較小。小資金可以進出相對頻繁一些,對于大資金而言,一般以長線為主,所以操作大資金,一方面要認清趨勢,另一方面要克服心理上的問題,心態要穩定。


  其實農產品和相關產品(肉魚蛋奶)不能作為主要的物價指標,因為這些商品受天氣的影響太大,很多時候它們的產量不是人說了算,而是天說了算,價格容易忽高忽低。當氣候不好、甚至受災的年份,收成不好,價格高是正常的,這不是貨幣太多的問題,而是貨太少的問題,不應該減少貨幣。同樣,當氣候好的年份,收成好,價格低一點也是正常的,那是貨多了的原因,不是貨幣太少的原因,不應該增加貨幣。


  農產品今年供應少了,明年供應多了,這些主要是天定的,不能因為今年受災減產漲價了,CPI高了就收貨幣,明年難道還受災嗎?工業品今年消費多了,明年消費少了,這些主要是人定的,如果因為消費太旺而漲價,CPI高了可以收貨幣,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費。物價漲跌,要分析它漲跌的成分和原因,弄明白了,才能針對性調整,面對農產品和工業品的策略是不同的。


  過多存款是通脹的引發器之一。2008年發生的經濟危機,是人為調控經濟的結果,是一種資金量斷裂后的經濟表現。引發經濟危機的本質原因有兩種,一種是資金鏈斷裂,會導致企業生產困難,工廠關門,工人失業,企業和家庭的消費能力都急劇下降,原本社會上的大量商品出現價格暴跌。另一種是通貨急劇膨脹,存款太多是通貨急劇膨脹發生的一個條件。個人和家庭可支配的貨幣太多了,其實也是一個隱患,是引發通脹的隱患,對這種隱患有時候政府也無能為力。因此不能過分鼓勵存款,要充分鼓勵消費,如果價格漲了,百姓手里有很多存款,那么就會出現搶貨現象,價格會進一步上漲。過多存款是通脹的引發器之一。


  或許,我們應該用大宗商品的綜合庫存為標準,代替CPI,如果庫存大,那就應該放貨幣,如果庫存小,那就應該收貨幣。


  普通人會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最后可能把自己搞暈了,而聰明人會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讓自己時刻保持清醒。


  我分析問題很簡單,就是看供求關系,如果人全部往一頭跑,那另一頭怎么辦呢?


  現在的房產調控政策是有問題的,房價高的本質原因是供不應求。需求有居住需求、有投資需求、有投機需求,任何需求都是購買力。房價增長過快,可以增加供應、打壓需求(特別需要打壓投機需求,適當打壓投資需求),但如果打壓需求的同時也打壓了供應,甚至打壓供應比打壓需求更嚴厲,房地產市場不會好起來。應該增加供應,適當打壓需求,而不是需求和供應一起打壓,如果維持這樣的調控政策,本來10年能完成的事業,要變成15年、20年才能完成。我們既然有這個產能,為什么不讓企業生產呢?就像解決堵車問題一樣,應該是大力建設公路、高架、鐵路、地鐵等,而不是限制買車、限制開車。


  追求物質享受未必是壞事,追求物質才會想辦法賺更多錢。賺更多錢的過程,就是為自己創造財富的過程,也是為社會創造財富的過程,其實,人們為自己服務的同時,也同時為社會服務。一個普通人,直接和間接地創造了財富,才能獲得財富,總體上來說,他創造的價值遠大于他得到的。追求物質不是去犯法,如果有人追求物質觸犯了法律,那么應該用完善的法律去制約他。


  所謂的貨幣只是財富的符號而已,錢是可以印出來的,財富無法印出來,財富必須靠勞動者的雙手和頭腦創造出來。只有創造的財富多了,國家才能印更多的錢,流通的錢多了,看上去大家都有錢了,實際上大家有沒有錢不重要,擁有多少物質財富才重要。


  合法經營的富人,在致富的過程中,直接和間接創造的社會財富遠大于他個人獲得的財富。應該說富人在致富過程中,社會所得要遠大于他個人所得。我們從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哪里有富人,那里的窮人一般就不窮(甚至也有點富);哪里沒有富人,那里的窮人也會很窮。


  有利于社會發展就好,不能以個人得失為標準,對大多數人好就是好,對少數人好不一定好,對自己不利對社會有利也是好。一個人要獲得社會認同,要創造和獲得財富,本質上必須符合更多人的利益才能達成。


  宇宙在一個既定的程序中運行,宇宙中存在的一切,其運行都在一個程序之內,這個程序是“天”定的,是既定的。銀河系、太陽系、地球、四季、風雨雷電、冷熱、人類活動等所有的一切都按照這個程序運行。當某個層面運行到一個階段性極端時,會按照程序自動調整,從而可以達到長期的平衡,并且可以在變化中循環、發展。萬事萬物都有其必然性,都能用天道平衡的理論解釋清楚。若不相信必然性,機會看準了膽子也不夠大,就不會有大成就。


  吃虧是一種投資,似乎作惡是占便宜,行善是吃虧,因此當今社會越來越勢利,行善吃虧的人越來越少了。而我家鄉有句俗語,大概的意思是“作惡一時好,行善終有?!?,其實每個人都想自己好一點,每個人都必須在社會上立足,那就需要行善積德。一個人必須懂得吃虧、敢于吃虧、樂于吃虧,才能被大多數人認可,才能獲得更好的回報。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也是為自己好。要把吃虧當作一種投資,一種長遠投資。這種投資在當時不見效益,甚至還有所損失,但這所謂的損失其實是投資的成本,比起將來能得到的收益而言,這點成本的付出絕對是值得的。就像農民不播下麥種,怎么可能收到小麥?今年種下20斤麥種,明年就能收1000斤小麥,而今年要是舍不得這20斤麥種,或是把這20斤麥種吃掉了,那么明年就沒有1000斤小麥可以收了。


  名利雙收,有名才有利,圖利的人,只能當時得好處,未來不一定好,圖名的人,當時只是付出,并不得利,但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只是時間問題。


  要做好期貨,就要先把人做好,把人做好了,期貨才能做好,不付出就得回報,或是少付出就得多回報,都是透支行為,透支越多虧空就越大,最后可能把本金都全部虧完。只是大多數人都只圖眼前的利,而不圖長久的名。


  當一個人在一件事情上只是圖名,而不得利,可能會有人說他傻,說他該得的都被別人拿走了,自己不懂得爭取。其實不然,現在的付出只是種投資,將來的回報才是真正的獲得,我們應當爭取的是將來的回報,而不是當下的利益。


  人生的經營,需要從小做起,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千古的真理,做事多考慮別人的利益,多吃一點眼前虧,這是好事。有些道理,最好早一點知道,早一點實踐,到了40歲才明白可能就已經晚了,如果20歲就知道,那么十年成長、十年經營,40歲的時候就有大回報了。做期貨也好,做其他事業也好,都要有智慧,吃虧也是一種智慧,是一種投資,小肚雞腸的人做不好事業,更做不好期貨。


  做金融投資,不可能光賺不賠,也不要想著去找光賺不賠的方法。做股票、做期貨,一次賺一次虧很正常,一次賺兩次虧也不要緊,只要總體是賺的就可以了;或者說兩年賺一年虧、一年賺一年平一年虧也正常,只要總體是賺錢的,并且收益率還不錯,那就是高手了。巴菲特和索羅斯也是虧過錢的,他們也不是每年都盈利的。


  在處事中對別人好就是對自己好,老板在管理公司中對員工好就是對自己好,職員在工作中對同事好就是對自己好,對公司好,對老板好,也是如此。人應該為自己謀利,但不能只為自己謀利,在為自己謀利的時候還要對相關的人好一點,盡量把自己的利讓一點出來,這樣才能和諧共處,并在將來獲得更多的利。


  君王可能很英明,但不可能個個英明。百姓每一個個體都會犯小錯誤,但整個群體的選擇必然是讓社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調控和自由,專制和民主,都有好有壞,沒有絕對。從當今的世界來說,多一點民主、少一點專制是主流。


  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不能親就好,不親就不好;不能對自己有利就好,對自己不利就不好。如果有兩個蘋果,兩個人要分配,有兩種合理的方法,一種是謙讓,那是美德,另一種是抓鬮,那是公平。


  地球的產生應是外力制造的,不是偶然發生的,人類的產生也是如此。水必然流向大海,這么多的高山大川都沒有擋住它,這必然是一種設計,就像人類的血必然流回心臟一樣,地球上的水必然流回大海。地球看上去是自己在轉動,繞著太陽在轉動,人類看上去是為自己在做事,實際上,地球和人類都是在為宇宙服務。


  人的終極目標都是不勞而獲,現在辛勤努力付出,其實是為了以后不用再付出,不勞而獲是一種希望,一種動力,推動著人們持續地付出。但實際上,人們在獲得很多后,還在勞動,達到了自己原本定的目標后,還在勞動,生活已經比圈子里任何人都好了,還在勞動……因為即使在物質上的獲取已經足夠了,人們在精神上還有著眾多的需求。因此,雖然人的終極目標是不勞而獲,但整個過程卻始終是先勞后獲。


  做人要勇敢,要不服輸,但不是每時每刻都亂來,做事、抓機會是需要智慧的。一個人如果在險惡的環境中都沒有被打敗,那么在順利的環境中就要大發展了。


  雖說“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但大部分人還是過不去。講道理,每個人都懂,做起事來,絕大部分人都有各種問題。也只有這樣,少數人才能脫穎而出與眾不同。


  悔和遺憾唯一的用處就是,在下一次做出改變。


  知識,知識,知是知道,識是識別,先要知道才能識別。知道的越多越全面,識別能力就越強。當然,知道了很多不管用的知識還不行,要學管用的知識。


  在中國,中庸不是妥協,而是真理。在中國走任何極端都是辦不好事情的,其實和諧就是中庸。


  人和人產生矛盾,大多是從誤解開始的。你想著他不好,他就真的越來越不好了。別人對你不好,就想著他應該不是故意的。盡量追究自己的責任,而不是別人的責任,這樣才是真正對自己好。罵人、發脾氣,在99%的情況下是不好的。


  缺智慧、缺心胸者,難有大財富。男人沒有責任心,就失去了一切。


  看似無緣無故的付出,到頭來也會有回報。做慈善,最大的回報是自己對自己的肯定和信任。


  小不忍則亂大謀,萬事萬物都是平衡的,小事上斤斤計較可能要壞大事,如果別人在小利益上和你斤斤計較,那就把利益讓給他。小事壞了,大事可能就好了,小事好了,大事可能就壞了。不要撿到一粒芝麻,卻丟掉一個西瓜,小事糊涂一些,大事清楚一些。


  期貨只是一個放大鏡,把一個人的優點放大,加倍獎賞,同時也把一個人的缺點放大,加倍懲罰。大部分人往往會疏忽自己的缺點,或是刻意躲避自己的缺點,這是他們做期貨無法持續盈利的人性原因。


  市場運動遵循天道規律,價格趨勢源于供求動力。


責任編輯:翁建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聯系我們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傅旭鵬/相升澳
電話: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產業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沈良宏觀

七禾調研

價值投資君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七禾網APP蘋果

七禾網投顧平臺

傅海棠自媒體

沈良自媒體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

技術支持 本網法律顧問 曲峰律師 余楓梧律師 廣告合作 關于我們 鄭重聲明 業務公告

中期協“期媒投教聯盟”成員 、 中期協“金融科技委員會”委員單位

[關閉]
[關閉]
[關閉]
我要啦免費統計 激情久久亚洲小说_激情久久综合激情久久_激情毛片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