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華財富
產業智庫服務平臺

七禾網首頁 >> 期貨讀書 >> 期貨書籍推薦和摘錄

好書推薦:《人類簡史三部曲》的110條金句

最新高手視頻! 七禾網 時間:2023-09-06 15:18:44 來源:點拾投資 作者:朱昂

2012年,《人類簡史》首次以希伯來文出版,很快就被翻譯成了30多種語言,在全球范圍引爆了閱讀熱潮,直到今天,它依然是稱霸各個讀書榜單的“神作”。


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后陸續推出了《未來簡史》《今日簡史》,構成了一套完整的《人類簡史三部曲》。這三部著作分別探討了人類從哪里來、人類往何處去、人類當下面臨的挑戰三大問題。即便已經出版多年,但這三本書將給我們的震撼依然不會少一絲一毫。


在一個信息爆炸卻多半無用的世界,清晰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今天,我們整理了《人類簡史三部曲》中的110條金句,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人類簡史三部曲》

尤瓦爾·赫拉利 著


《人類簡史》


1. 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識的人,只要同樣相信某個故事,就能共同合作。


2. 要說出有效的故事,其實并不容易。難點不在于講故事,而在于要讓人相信。


3. 如果沒有信任,就不可能有貿易,而要相信陌生人又是件很困難的事。


4. 人類和黑猩猩之間真正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那些虛構的故事,它像膠水一樣把千千萬萬的個人、家庭和群體結合在一起。這種膠水,讓我們成了萬物的主宰。


5. 人類以為自己馴化了植物,但其實是植物馴化了智人。


6. 種種想讓生活變得輕松的努力,反而給人帶來無窮的麻煩。


7. 原本的奢侈品往往最后會成為必需品,而且帶來新的義務。


8. 先建立起信仰中心,之后才圍繞著它形成村子。

9. 我們從農業革命能學到的最重要一課,很可能就是物種演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個體的幸福。


10. 在現代晚期之前,總人口有九成以上都是農民,日出而作、胼手胝足。他們生產出來的多余食糧養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國王、官員、戰士、牧師、藝術家和思想家,但歷史寫的幾乎全是這些人的故事。于是,歷史只告訴了我們極少數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11. 想象所建構出來的秩序總是有一夕崩潰的風險,因為這些秩序背后靠的都是虛構的故事,只要人們不再相信,一切就風云變色。


12. 天生帶來允許,文化造成封閉。


13. 就算是黑猩猩,要坐上首領寶座靠的也是穩固的集團,而不是盲目的暴力。


14. 合久必分只是一時,分久必合才是不變的大趨勢。


15. “人人都想要”正是金錢最基本的特性。人人都想要錢,所以有錢就幾乎可以換到所有東西。


16. 金錢正是有史以來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統。


17. 宗教信仰的重點是自己相信,但金錢信仰的重點是“別人相信”。


18. 雖然金錢能建立起陌生人之間共通的信任,但人們信任的不是人類、社群或某些神圣的價值觀,而只是金錢本身以及背后那套沒有人性的系統。


19. 農業革命最初的宗教意義,就是讓動植物從與人類平等的生物,變成了人類的所有物。


20. 一切苦難并非來自厄運、社會不公或神祇的任性,而是出于每個人自己心中的思維模式。


21. 自由人文主義最重要的誡命就是要保障這種“內心聲音”的自由,不受外界的侵擾或傷害。而這些誡命統稱為“人權”。


22. 歷史的鐵則就是:事后看來無可避免的事,在當時看來總是毫不明顯。直到今天,情況仍是如此。


23. 我們之所以研究歷史,不是為了要知道未來,而是要拓寬視野,要了解現在的種種絕非“自然”,也并非無可避免。未來的可能性遠超過我們的想象。舉例來說,研究歐洲人究竟是如何控制了非洲人,我們就知道種族歧視絕非自然或無可避免,而且知道世界大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樣貌。


24. 科學革命并不是“知識的革命”,而是“無知的革命”。真正讓科學革命起步的偉大發現,就是發現“人類對于最重要的問題其實毫無所知”。


25. 科學能夠解釋的,是這個世界上有什么,事物如何運作,以及未來可能會有什么。就定義來說,科學不會假裝自己知道未來“一定”會有什么。只有宗教和意識形態會聲稱自己知道這些答案。


26. 地圖上的空白可以說是在心理及思想上的一大突破,清楚表明歐洲人愿意承認自己對于一大部分的世界還一無所知。


27. 現代科學和現代帝國背后的動力都是一種不滿足,覺得在遠方一定還有什么重要的事物,等著他們去探索、去掌握。


28. 真正讓銀行(以及整個經濟)得以存活甚至大發利市的,其實是我們對未來的信任?!靶湃巍本褪鞘郎辖^大多數金錢的唯一后盾。


29. 信用就是“今天的蛋糕”和“明天的蛋糕”之間的價差。


30. 因為人類有追求利潤和經濟增長的渴望,就會決定盲目掃除一切可能的阻撓。等到“增長”成了無上的目標、不受其他道德倫理考慮的制衡,就很容易衍生成一場災難。


31. 工業革命的核心,其實就是能源轉換的革命。


32. 歷史一再證實,人類有了權力或能力就可能濫用,所以要說能力越大越幸福,看來實在有些天真。


33. 金錢確實會帶來快樂,但是有一定限度,超過限度之后的效果就不那么明顯。


34. 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能夠決定自己要走哪條路,但也讓我們越來越難真正信守承諾、不離不棄。于是,社群和家庭的凝聚力下降而解體,這個世界讓我們感到越來越孤獨。


35. 快樂并不在于任何像財富、健康甚至社群之類的客觀條件,而在于客觀條件和主觀期望之間是否相符。


36. 快樂這件事不適用于自然選擇的原則,一個快樂的孤獨隱士將會絕種,而兩位整天焦慮的爸媽,卻能把基因再傳下去??鞓坊蛲纯嘣谘莼^程里的作用,就只在于鼓勵或阻擋生存和繁衍。所以也不難想象,人類演化的結果,就是不會太快樂,也不會太痛苦。我們會短暫感受到快感,但不會永遠持續。遲早快感會消退,讓我們再次感受到痛苦。


37. 正如尼采所言,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幾乎什么都能夠忍受。生活有意義,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飴;生活無意義,就算在順境中也度日如年。


38. 從老子到蘇格拉底,哲學家不斷告誡人們:“認識你自己!”但言下之意也就人類簡史是一般人并不知道自己真實的自我,也因此很可能忽略了真正的快樂。


39. 苦的根源既不在于感到悲傷或疼痛,也不在于感覺一切沒有意義??嗾嬲母淳驮谟凇白非蟆敝饔^感受這件事,不管追求的是什么,都會讓人陷入持續的緊張、困惑和不滿之中。


40. 歷史一再讓我們看到,許多以為必然會發生的事,常常因為不可預見的阻礙而無法成真,而某些難以想象的情節,最后卻成為事實。


《未來簡史》


41. 全球經濟導向也已經從物質經濟轉變為知識經濟。過去主要的財富來源是物質資產,比如金礦、麥田、油井,現在的主要財富來源則是知識。


42. 過去想到和平,指的只是“暫時沒有戰爭”;而現在想到和平,是指“難以想象會有戰爭”。


43. 恐怖分子就像一只想要大鬧瓷器店的蒼蠅。蒼蠅如此弱小,憑一己之力連一只茶杯也挪動不了,于是便找來一頭牛,鉆到它的耳朵里嗡嗡叫,讓牛因為恐懼和憤怒而發狂,從而破壞整個瓷器店。


44. 知道自己終將一死并不好過,但如果一心想不死卻夢想破滅,可能更讓人難以接受。


45. 現代醫學的成功之處,是讓我們免于早死,能夠過完應有的人生。


46. 不論是藝術的創造、政治的投入,還是宗教的虔誠,很大部分其實正是出于對死亡的恐懼。


47. 僅有物質成就,并不能讓我們長久感到滿足。事實上,盲目追求金錢、名譽和歡愉,只會讓我們痛苦不堪。


48. 現在的思想家、政治家甚至經濟學家,都呼吁要用GDH(國內幸??傊担﹣硌a充甚至取代GDP。畢竟,人們到底想要什么?他們不想總是忙著生產,而是想要幸??鞓?。


49. 看來幸福感有一個神秘的玻璃天花板,雖然我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幸福感卻未能實現同步。


50. 僅有和平繁榮的生活,并不能讓我們滿意;現實必須符合預期,才能讓我們滿足。但壞消息是,隨著客觀條件改善,預期也會不斷膨脹。于是,雖然人類近幾十年來的客觀生活條件大幅改善,但帶來的并不是更大的滿足,而是更大的預期。


51. 在21世紀,人類的第三大議題就是為人類取得神一般的創造力及毀滅力,將“智人”進化為“智神”。


52. 知識如果不能改變行為,就沒有用處;但一旦改變了行為,知識本身就立刻失去意義。我們擁有越多數據,對歷史了解越深入,歷史的軌跡就改變得越快,我們的知識也過時得越快。


53. 我們每個人都出生在某個特定的歷史現實中,受特定的規范和價值觀制約,也由獨特的經濟和政治制度來管理。我們都會覺得自己所處的現實是理所當然的,認為這一切純屬自然、不可避免、無法改變。但我們忘了世界是由一連串的意外事件所創造的,歷史不僅塑造了我們的科技、政治和社會,也塑造了我們的思想、恐懼和夢想。


54. 研究歷史,就是為了掙脫過去的桎梏,讓我們能看向不同的方向,并開始注意到前人無法想象或過去不希望我們想象到的可能性。研究歷史并不能告訴我們應該如何選擇,但至少能給我們提供更多的選項。


55. 這正是研究歷史最好的理由:不是為了預測未來,而是要擺脫過去,想象另一種命運。當然,我們仍不免受到過去的影響,所以永遠不可能得到完全的自由;然而,部分自由總比全無自由要好得多。


56. 如果最早提出的理想有缺陷,那這一缺陷常常要到理想即將實現的那一刻才會赫然被發現。


57. 人們之所以不愿改變,是因為害怕未知。但歷史唯一不變的事實,就是一切都會改變。


58. 人類有99%的決定,包括關于配偶、事業和住處的重要抉擇,都是由各種進化而成的算法來處理,我們把這些算法稱為感覺、情感和欲望。


59. 先將“他者”稱為野獸,之后才能待之以野獸。


60. 科學家已經讓智人做過千千萬萬種怪異的實驗,找遍了人類心臟里的每個角落,看遍了大腦里的每一個縫隙,但仍未發現什么特殊之處。完全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能夠證明人擁有靈魂,豬則沒有。


61. 所有的大規模人類合作,到頭來都是基于我們想象的秩序。


62. 大多數人生活的意義,都只存在于彼此講述的故事之中。


63. 人類編織出一張意義的網,并全然相信它,但這張網遲早都會解體,直到我們回頭一看,實在無法想象當時怎么可能有人真心相信這樣的事。


64. 宗教并不等于迷信,因為大多數人都不可能把自己最相信的事稱為迷信。自己相信的,一定是“真理”;只有別人相信的,才會是“迷信”。


65. 人類要合作,就不能只有問題,而是需要堅定的答案。


66. 傳統觀念把世界看成一塊大小固定的餅,隱藏的假設就是世界上只有兩種資源:原材料和能源。但事實上,資源有三種:原材料、能源和知識。原材料和能源取之有盡,用得越多,剩下的就越少;但知識是不斷增長的,用得越多,反而擁有越多。而且,隨著知識的不斷增長,還能帶來更多原材料和能源。


67. 科學革命打破了人類這種天真的信念,科學最大的發現正是讓人類發現了自己的無知。人類發現自己對這個世界所知竟如此之少,就突然有了很好的理由要去追求新知,從而開啟了用科學推動進步的道路。


68. 塑造歷史的,往往是一小群向前看的創新者,而不是向后看的大眾。


69. 人的欲望不是一種“選擇”,我們只能“感覺”到欲望,再據以行事。


70. 我們對一個想象故事做出的犧牲越多,就可能越堅持,只為了讓我們的一切犧牲和痛苦有意義。


71. 現代人類已經患上“錯過恐懼癥”,總在擔心自己錯過了什么;雖然手中的選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但選了之后又很難全心全意對待。


72. 從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走向以數據為中心的世界觀,這種轉變并不只是一場哲學意義上的革命,而是會真真切切地影響我們的生活。


73. 我們正努力打造出萬物互聯網,希望能讓我們健康、快樂,擁有強大的力量。然而,一旦萬物互聯網開始運作,人類就有可能從設計者降級成芯片,再降成數據,最后在數據的洪流中溶解分散,如同滾滾洪流中的一塊泥土。


74. 在古代,力量來自有權獲得資料。而到今天,力量卻來自知道該忽略什么。


《今日簡史》


75. 在一個信息爆炸卻多半無用的世界,清晰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從理論上講,人人都能參與這場以“人類未來”為主題的辯論并發表高見,但想要保持清晰的認識并不容易。


76. 恐怖主義要發揮效用,靠的是按下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按鈕,劫持數百萬人的想象力。


77. 人類思考用的是故事,而不是事實、數據或方程式,而且故事越簡單越好。


78. 大腦在無法查核現狀的情況下,就會預想最糟糕的情形。這就像有人一頭痛就覺得可能是腦瘤晚期一樣。


79. 如果孩子還餓著肚子,還奢談什么自由。


80. 民主的根基之一,在于亞伯拉罕·林肯提出的原則:你可以在某些時候欺騙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時候欺騙某些人,但你無法在所有時候欺騙所有人。


81. 只要制造出永無止境的危機,腐敗的寡頭政治就能享受永無止境的統治。


82. 科技革命可能很快就會讓數十億人失業,并創造出一個人數眾多的新無用階級,帶來現有意識形態無法應對的社會和政治動蕩。


83. 一旦有人研發出相關技術,能夠攻入并操縱人心,民主政治便將成為一場情感豐沛的木偶戲。


84. 正因為大數據算法可能會抹去自由,同時也就可能創造出歷史上最不平等的社會,讓所有的財富和權力集中在一小群精英手中。大多數人類的痛苦將不再是受到剝削,而是更糟的局面:再也無足輕重。


85. 現在,最富有的1%人群已經擁有全球一半的財富。更令人警醒的是,最富有的100人所擁有的財富,已經超越最貧窮的40億人。


86. 在生物工程與人工智能興起之后,人類可能會分裂成兩個群體:一小群超人類,以及絕大多數位于下層而且毫無用途的智人。


87. 成了多余的人,是件非常危險的事。


88. 建立社群不再是一場零和博弈,人類可以同時覺得自己屬于幾個不同的群體。不幸的是,親密關系卻可能是一場零和博弈。


89. 今天,主要的經濟資產是科技和體制的知識,而不再是麥田、金礦甚至油田,而知識是無法用戰爭來掠奪的。


90. 許多宗教一邊贊頌謙遜,一邊卻把自己想象成全宇宙最重要的;一邊要求個人要謙和,一邊又公然展現出集體的傲慢。


91. 人是社交動物,自己的幸福與否,在很大程度取決于與他人的關系。沒有愛、沒有友誼、沒有群體的支持,誰能快樂得起來?


92. 不論受苦的人身份為何,痛苦就是痛苦;不論發現知識的人身份為何,知識就是知識。


93. 那些擔心自己失去真相的人,往往比習慣從多個不同角度看待世界的人更為暴力。而且,“無法回答的問題”通常也比“不容置疑的答案”對人更有益。


94. 我更愿意相信那些承認自己無知的人,而不是那些聲稱自己全知全能的人。


95. 每個人其實懂的知識很少,我們卻以為自己懂的很多,原因就在于我們把存在于他人大腦中的知識也看成自己的了。


96. 人類大部分觀點的塑造,都是通過群體思維,而非個人理性。我們之所以會堅持這些觀點,是因為對群體的忠誠。


97. 你需要試試那些看來可能無法前進的路,走走那些好像是此路不通的胡同,為懷疑和無趣保留空間,讓各種想法的種子慢慢萌芽、綻放。如果你沒有可以浪費的時間,就永遠找不到真相。


98. 強大的權力總會扭曲事實真相。權力就是要改變現實,而不是看清現實。手中拿著錘子,一切看起來都像釘子;手中握有強大的權力,一切好像都正在等著你介入。


99. 巨大的權力就像一個黑洞,會讓周圍的空間扭曲,而且越接近它,扭曲程度就越大。


100. 當代世界大多數的不公正,并不是來自個人的偏見,而是來自大規模的結構性偏見,但我們這種狩獵采集者的大腦尚未進化出能夠察覺結構性偏見的能力。


101. 如果只有1000個人,相信某個編造的故事,相信一個月,這是假新聞。但如果是10億人,相信某個編造的故事,相信1000年,這就成了宗教信仰。


102. 真相和權力,這兩者雖然可以攜手共度一小段時光,但遲早得分開。如果想要權力,到了某個階段之后就得開始傳播虛構的故事;如果想要看清世界的真相,到了某個階段之后就只能放棄對權力的追尋。


103. 對人類這個物種來說,喜歡權力過于真相。我們把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拿來努力控制世界,而非努力理解世界;而且就算我們努力理解世界,通常也是為了事后更容易地控制世界。


104. 如果你想得到可靠的信息,必然要付出昂貴的代價。如果你總是免費得到信息,有可能你才是整個商業世界的產品。


105. 技術本身并不壞。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技術能幫助你達成目標。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它就很容易為你塑造目標,控制你的生活。


106. 任何事物只要限制了人類自由地去感受、思考、渴望和發明的能力,就會限制宇宙的意義。所以,最高的理想就是有擺脫這些限制的自由。


107. 想要了解自己,關鍵的一步就是要承認“自我”也是個虛構的故事,會通過心智思維的復雜機制,不斷制造、更新和重寫。


108. 種種想法、情緒和欲望的來去沒有理由,也由不得你命令,就像是來自四面八方的風,吹亂了你的頭發。你既不是風,也不是你體驗到的那些想法、情緒和欲望,當然更不是你心中以事后之明整理消毒過的那些故事。你只是經歷了這一切,既無法控制,也不能擁有,你更不等同于這一切。


109. 當人類問“我是誰”的時候,希望能得到一個故事作為答案。其實,你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并不是一個故事。


110. 人生真正的謎并不是發生在死后,而是在生前。想懂“死”,就得先懂“生”。


本文整理摘編自《人類簡史三部曲》 尤瓦爾·赫拉利著 中信出版集團

責任編輯:李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聯系我們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傅旭鵬/相升澳
電話: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產業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沈良宏觀

七禾調研

價值投資君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七禾網APP蘋果

七禾網投顧平臺

傅海棠自媒體

沈良自媒體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

技術支持 本網法律顧問 曲峰律師 余楓梧律師 廣告合作 關于我們 鄭重聲明 業務公告

中期協“期媒投教聯盟”成員 、 中期協“金融科技委員會”委員單位

[關閉]
[關閉]
[關閉]
我要啦免費統計 激情久久亚洲小说_激情久久综合激情久久_激情毛片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