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華財富
產業智庫服務平臺

七禾網首頁 >> 期貨讀書 >> 期貨書籍推薦和摘錄

任澤平: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沒買房

最新高手視頻! 七禾網 時間:2023-07-19 10:40:12 來源:七禾網

本文摘編自中信出版社《新能源》   


當下,新能源相關的產業是未來中國經濟中最有希望、最具爆發力的領域。從長遠看,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沒買房。新能源革命必將經歷四個階段: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任澤平  著名經濟學家 《新能源》作者 


# 新能源:大國競爭制高點


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34萬輛,2021年突破300萬輛,2022年超過680萬輛,連續兩年翻倍增長;同時,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20%,單月滲透率超過30%。


根據S型曲線理論,消費品滲透率從0到10%可能需要10年甚至20年,但是當滲透率超過10%以后,隨著技術進步、消費習慣重構、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等,大家對新產品的疑慮開始消退,將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未來禁售燃油汽車是大勢所趨,歐洲最為激進,中國和美國也在發力,因此新能源汽車前景最好的是美國、中國、歐洲,這是新三大玩家。例如,美國總統拜登提出的萬億美元基建計劃,就是為了在新能源領域取得領先地位。歐洲各國要求2030—2035年禁售燃油汽車,全部替換為新能源汽車,歐盟《凈零工業法案》也要求重新發展本土的能源制造業。


新能源領域必然是未來大國競爭的制高點,2030年前后是世界各國禁售燃油汽車的共識時間,也是deadline(最后期限),是傳統燃油汽車的“諾基亞時刻”?,F在是燃油汽車企業轉型、新能源車企搶占市場的最后時間窗口。


# 新能源:我國換道超車的行業   


在傳統燃油汽車時代,無論是市場、技術,還是品牌,客觀來講,我國與歐洲、美國甚至日本相比還存在巨大的差距,但是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無論是整車還是電池等核心零部件,我們都是可以實現換道超車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其實離不開經濟發展的大背景,我們處在一個偉大的國度、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


第一,在中國做生意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就是我們有一個全球最大的統一市場。中國有14億多人,美國有3.2億人,日本有1.3億人,歐洲有7億多人,全球有80億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統一市場。在中國成為行業第一的企業,基本上就是該行業的全球第一。還有一個指標就是中國的經濟規模。2022年,中國的經濟總量突破了120萬億元,這是什么概念?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占全球經濟的比重接近1/4,占世界貿易和經濟的比重持續擴大。我國潛在的增速比美國高2~3倍,再過10年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我們有龐大的統一市場、人口和經濟規模,這是很重要的。


第二,我們有龐大的中產人群,人數高達5億。我國中產群體的人口數量超過了美國和日本人口的總和。按照人均GDP,2021年中國的人均GDP達到1.27萬美元,這是什么概念?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發達國家的門檻是人均GDP達到1.26萬美元,這說明我國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準。以前我們出國旅游,覺得自己來自發展中國家。但是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以后大家再出國,就都是來自發達國家了。只是基本國情決定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第三,在中國做生意還有一個優勢,我國除了有龐大的市場、中產群體,還有一點:最完善的產業鏈。為什么近幾年,只有中國的出口實現了大踏步增長?2018年中美爆發貿易摩擦,形勢比較嚴峻,美國要吸引制造業回流,在多個領域采取了對中國不友好的措施。但是2021年中國吸引的外資增長了18%,出口增長超過20%,為什么呢?因為中國的企業都是非常務實的。為什么很多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選擇集聚在常州市金壇區,因為那里有比較完整的產業鏈配套,這是無可替代的,尤其是整個蘇南地區,其制造業配套可能是最強的。


有人擔心美國會像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一樣打壓中國新能源產業鏈。事實上,與半導體產業不同,在新能源領域以前我們過度相信全球化和國際產業分工不可逆,對美國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已經完成了閉環,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球總銷量的60%,鋰電池出貨量占全球總出貨量的60%,光伏組件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80%以上,中國是世界新能源產業的最大玩家,美國不可能也沒有實力像對待半導體產業一樣對中國新能源產業進行“卡脖子”式的遏制。


第四,中國有進行超前大規?;A設施建設的優勢。未來中國也要進行超前大規?;A設施建設,也就是我們說的“新基建”。過去這些年,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有一個優勢——舉國體制。舉個例子,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財政部發行了特別國債,當時很多人爭論說修了那么多路,到時候沒有車跑。結果,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之后,那些路全部擁堵了,因為超前大規?;A設施建設,中國成為世界的制造中心,東南亞各國包括其他國家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是充電樁,而充電樁的發展也為使用新能源汽車以及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便利。


# 新能源:最有希望替代房地產的領域


中國經濟發展的過去與現在成就巨大,前景光明。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沒有挑戰,客觀來講,我們面臨的挑戰非常大,比如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脫鉤風險,世界上最嚴峻的老齡化的到來,全球前十大高房價城市里中國城市占了一半。面對這些挑戰,我們如何才能實現經濟長期的健康發展?


2021年房地產銷售額為17萬億元,2022年約為13萬億元,房地產依然是國民經濟第一大支柱行業。但房地產的行業大開發時代正在逐漸結束,其實2021年房地產已經開始負增長了,基本上已達到了峰值,尤其是銷售面積達到峰值。


與此同時,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售300多萬輛,2022年銷售680多萬輛,產業規模仍然有成長空間。盡管當前新能源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可能不如房地產,但是正在以翻倍的速度增長,總滲透率超過20%,單月滲透率超過30%,未來如果再翻倍增長呢?


中國2022年乘用車銷量突破2 600萬輛,如果未來用10年將乘用車全部替換成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一年就是3萬億~5萬億元,加上上下游的正負極材料、三電等,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將超過10萬億元,再加上儲能、氫能、智能駕駛等三大新萬億級賽道,新能源是最有希望替代房地產的領域。


20年前中國剛加入WTO時,中國的經濟規模只是美國的幾分之一,而今天,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規模相當于美國的75%,中美貿易摩擦預估將持續15~20年,當年日美貿易戰打了幾十年。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有一天當中國的經濟規模達到了美國的2~3倍時,摩擦也就解決了。


現在雙方進入競爭合作的發展階段,但是我認為中國復興的趨勢勢不可當。在歷史上,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是以千年計的,美國也就是百來年的事情,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我們叫復興,只是告訴大家我們重新回來了,正常發揮。


# 大力發展新能源的重要性


中國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新能源對國家能源安全很重要。中國70%的石油依賴進口,進口石油中的70%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面對貿易摩擦、地緣沖突等挑戰,發展新能源是保障我們能源安全的重大戰略。


第二,中國的資源稟賦非常有利于新能源的發展。眾所周知,中國中西部地區有廣闊的戈壁、沙漠,中國還有廣闊的海域,這些都是未來布局光伏、深遠海風電等新能源的地方,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非常有利于新能源的發展。中國已成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貢獻國和中堅力量,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中,中國占了接近一半。


第三,搶占全球科技制高點。全球能源革命有三次。第一次是蒸汽機的發明帶來煤炭和火車的大規模使用,那個時候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黃金時期。第二次是內燃機帶來汽油和汽車的大規模使用,美國超過了英國,重大技術變革也帶來了大國的興衰。第三次是新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革命帶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光伏、氫能、儲能的大規模使用,新能源領域是有可能復制在手機、家電領域出現的新國潮運動的。


近年來,中國的發展戰略做出了很多調整,例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注冊制改革、創新驅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反壟斷、“雙碳”、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等。我有一個觀點:未來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我們站在新周期的起點上。  


# 新能源四大核心賽道


新能源是未來最有希望、最具爆發力的行業,也是中國最有可能替代房地產,實現換道超車的行業。新能源汽車正在進入大眾快速普及的階段,市場滲透率還有3~4倍的增長空間,與此同時,綠電、儲能、電池、充電樁、智能化、新材料等都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具體而言有如下四大核心賽道。


一是新能源消費領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電池、智能駕駛等。新能源汽車應用蓬勃發展,快速滲透,未來從電動化到智能化,軟件定義汽車時代即將來臨。


二是新能源綠電,包括風電、光伏整個電源、電網系統面臨重構。未來將從煤電發展到“綠電+儲能”?,F在的新能源汽車并非最終解,甚至帶有偽新能源的概念,主要是因為當前的電力來源還靠煤電,未來“綠電+儲能”的模式才算真正的新能源,是最終夢想。


三是新能源儲能。用風電、光伏從源頭對能源進行替代。用各具特色的儲能電池,充分消納新能源。儲能可以均衡能源結構、儲存更多綠電,進一步提升國家能源安全。


四是新能源終極解決方案——氫能。從鋰電池到氫能源,用綠電制備綠氫,再把綠氫應用到汽車、化工、冶金等各個重要領域,實現真正的零碳社會。儲能、氫能、智能駕駛這三大新能源的新萬億級賽道,就像幾年前的新能源汽車和鋰電一樣處在爆發的前夜。


未來新能源社會的整體構想是:“新能源電動化+綠電+儲能”是最優解決方案,氫能源是未來遠景。從產業投資的角度來看,這是幾個最好的賽道,長期發展的潛力巨大,真正投資的核心是占賽道、選人和長期戰略性持有。


新能源市場增量空間巨大、競爭格局未定,未來還將有一次大洗牌,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百戰成鋼,剩者為王。放眼長遠,未來能夠革新新能源的只有新能源自己。未來已來,我們所需要做的無非順勢而為,擁抱未來。


圖書資料


基本信息


書名:《新能源:抓住第三次能源革命重大機遇》

書號:ISBN 978-7-5217-5695-1

作者:任澤平 王一淥

出版時間:2023.6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內容簡介


能源革命是帶動產業變革、推動人類進步的關鍵。新能源市場規模巨大、空間巨大,是中國經濟最有希望、最具爆發力的新增長點,前景廣闊。中國培育了優勢充足的新能源產業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風電、光伏、氫能、儲能蓬勃發展。從投資的角度看,這是最好的賽道,長期發展潛力巨大。


如何抓住第三次能源革命重大機遇?三大核心方向:綠色交通(包括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智能駕駛、充換電站),綠色能源(包括新能源光伏、風電、儲能、氫能),綠色商業機遇(包括碳足跡、碳交易、碳捕捉和利用、數字能源)。這些領域前沿技術集聚、創新發展快、投資機遇多,其中儲能、氫能、智能駕駛是新能源萬億級新賽道,就像幾年前的新能源汽車和鋰電,處于爆發前夜。投資真正的核心是占賽道、選人和長期戰略性持有。


政策的支持、大規模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對發展中國的新能源產業意義重大。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能高效,車樁比、加氫站都處于全球第一梯隊。中國的新能源要技術過硬,要向世界輸出。這不僅是以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為代表的產能輸出,更應是品牌的輸出、口碑的輸出、技術的輸出,在促進世界低碳發展的同時,實現中國新能源產業鏈的發展壯大。


責任編輯:劉健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聯系我們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傅旭鵬/相升澳
電話: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產業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沈良宏觀

七禾調研

價值投資君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七禾網APP蘋果

七禾網投顧平臺

傅海棠自媒體

沈良自媒體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

技術支持 本網法律顧問 曲峰律師 余楓梧律師 廣告合作 關于我們 鄭重聲明 業務公告

中期協“期媒投教聯盟”成員 、 中期協“金融科技委員會”委員單位

[關閉]
[關閉]
[關閉]
我要啦免費統計 激情久久亚洲小说_激情久久综合激情久久_激情毛片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