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聚合智慧 | 升華財富
產業智庫服務平臺

七禾網首頁 >> 投資名人堂 >> 股票 >> 王茹遠

首屆“中國資本全球化”全球投資論壇王茹遠演講文字實錄

最新高手視頻! 七禾網 時間:2016-02-04 17:22:03 來源:雪球

演講嘉賓:王茹遠女士  


原寶盈基金的基金經理 2003-2007年先后在騰訊、TOM工作,2007年進入寶盈基金,2012年6月30日任寶盈核心優勢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任職回報達129.9%,資產凈值增長達5943.73%。2013年8月1日兼任寶盈策略增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任職回報達46.53%,資產凈值增長106.43%。


主持人:我們投資領域里不僅有像但斌總、迅雷總這樣的精英男士,女性同樣是巾幗不讓須眉。接下來,我們將請出的便是傳說中的“基金一姐”,她不僅年輕漂亮,更是業務能力過人,在2012年任寶盈基金經理時,任職回報率達129.9%,資產凈值增長更達5943.73%。好,現在就讓我們用掌聲請原寶盈基金的基金經理王茹遠女士,與大家共同分享《成長股投資思路》,歡迎!


王茹遠:我和但總沒有商量,但是我覺得我這個標題還是蠻能回答的,其實我年齡不小了,但是我臉皮厚一點,代表少壯派的一些觀點。我演講的名字是《亂漲漸欲迷人眼,撥云見日選真金》,我自己應該是比較堅定的成長股投資者風格,但實際上不可否認的,A股這種,尤其是從去年到今年這種引領市場的基本上都是大的游資,在這種情況下,我大概能看明白哪些是純題材炒作,是有行業邏輯的。


我大概分四個部分講,第一個我們可以簡單回顧一下過去五年,也就是從2009年整個股市回暖,再加上2009年底創業板推出以來,成長股的炒作路徑,重點就是剛才標題里面講的,因為你看每一個個股各有千秋,每個人看法不一樣,但是我們可以用市值看成長股里面的邏輯。后面我的PPT會特別長,很多圖,就是為了說明問題。我們以板塊為例怎么篩選一些好行業、好公司;從市值的角度,怎么過濾一些,盡管你從公司個股來說覺得它還有很多題材,很多并購在里面,但為什么不漲反而在跌呢?最后,2014年馬上結束,我們看一下對2015年的一些暢想,就是在新的環境下,成長股的表現如何?


過去五年的炒作路徑,雖然過去很久了,但記憶猶新。2009年底創業板推出的時候,標的很稀缺,所以2009年底很多公司上市的時候,當天的股價很久都突破不了新點,當時特別新鮮。是個公司在賣方分析師的引導下都能編出很多題材故事。后來到2010年,當時是9月底之前,就是基本上都是成長股的行情。銀行、地產表現都不怎么樣。當時2010年我還是賣方分析師的時候,基金經理完全分成兩塊,一個是賣成長股的,一個是做傳統的。2010年不斷有創業板還有中小板的公司上市,大家借著各種主題炒作。2010年你一個公司不管是出一個表面業績,哪怕去年50萬的利潤,今年100萬的利潤,大家很認業績的表面數字,也不管里面到底是怎么出來的。還有很多概念大家都認,2013年到2014年很多的炒作,就把2010年大家炒了很多的題材重新炒了一遍。


但不同的是,很多公司經過三年的發展,洗白了歷史上的東西,然后去并購、融資,所以這一輪的炒作本身的基本面就是在它的體制更加強壯情況下的炒作。2011年整個市場很低迷,這個公司經過大家的暢想以后,除了極個別電子產業的公司,大部分的公司業績是嚴重不達標,所以2011年整體,我記得我當時做過一個統計,就是差不多從這些股價最高點到后面最低點,平均大概有70%左右的跌幅。但是2011年我記得在年初和7月份,還有年底的時候,其實A股有它自己的特色,這些特色我們可以從價值理念不認同,但是我們必須知道它有這樣的游戲規則,就基本你說炒別的不見得贏,但是炒次新股,到11月都高速運轉,實際上炒的那些人也不知道那家公司有什么預期,但是他還是炒。


然后2012年整個市場也不好,但是如果大家留意,2012年有一些安防,還有蘋果,我說的主要是一些小市值的成長股,包括2012年的醫藥、消費,因為業績比較好,所以2012年是業績的一年,只要你有業績,它不去看你的行業空間怎么樣,只看業績,它基本上是從熊市里走出牛市的特征。2013年成長股整體上漲,但是主要是漲的一些白馬,比如說電子、傳媒、環保,還有一些油漆裝備等等,基本上還是一些市值比較大的白馬股漲,其它是跟隨 。還有一些主題性的炒作,比如炒的金融IC卡,還有各種各樣的題材,什么都能炒起來,2013年市場還是很認業績的,過去大概從2014年2月底之前,A股對成長業績很認,只要你有業績大家都在炒。


2013年逐漸興起了傳媒行業,最早興起進行產業并購,大家都想的差不多,說并游戲大家都去并游戲,或者并一些營銷類的,所以2013年是一個白馬領漲,比較重業績,并購重組比較興起的時候。2014年,大家看到的是成長股漲或者是小股票漲,其實它漲的東西不一樣,炒作邏輯也不一樣,因為我畢竟一直在機構,像以前出來季報、研究員都要分析財務數據的,如果2014年你還去分析的話基本上都是無用功,因為現在基本上沒有人看業績,大家看的都是這個公司未來市值能做多大,后面有沒有一系列的并購預期,有沒有市值維護的訴求等等這些。


其實今年這個風格,應該從3、4月份是跌的,從5月份風格已經明朗。而且我發現一個規律,因為A股每年它的風氣會變,每年5月份走出來是什么風格,幾乎全年就是什么風格,幾乎走到10月份,因為10月份是絕對收益要兌現利潤的時候,所以10月份是調整期,但是從5月份到10月上旬基本上是一種風格的炒作。我記得前段時間 大家網上做了一個統計報告,就是漲幅最大的,就是一個市值,比如說10億到30億之間,平均漲幅當時是60、70%,為什么它會炒成這樣?很簡單,去年大家炒成長的白馬,當時最高的時候都沖到500億了,還有藍色光標,大家一口氣把它炒火了,把后面三年的都透支了,當然就切換到什么還能繼續炒,就找出一些小黑馬。


我覺得在A股做成長股的投資,我自己認為有一點是必須去接受的,就是一定要作為一個整體來看,不要直接進去看一個公司,看單個公司,要么就是你被它的市盈率,把節操嚇到了,要么就是你自我陶醉了。這個我大概羅列了一下,我最近做這個的時候,我自己一個一個看了一下,這主要選的是創業板的公司,你再去看創業板的公司在200億市值的沒幾個,而且里面幾個公司市值應該還有下跌空間。你看炒的這么熱烈,200億市值的公司也就那么幾個,100億到200億的也這么幾個,大家基本上都掙扎在50億到100億之間,這個比較多。其實我下面的大概是市值分布,大概做了一個對應關系,就對這些要達到這個市值本身要具備什么基本面的要素,比如說要到200億市值里面,比如說這里面的碧水源、華誼兄弟、樂視網、藍色光標、機器人等等,它一定是某一個行業,某一個細分領域的龍頭,而且它所處的行業有足夠大的空間,而且行業景氣一定是往上。而且為什么有一些公司從200多億一下飆到500億市值,然后又掉到200億市值,就是因為它在風口上,A股永遠是這樣,它一定是在風口上,再加上一些刺激因素。去年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傳媒公司在停牌,你停牌了大家認為有并購,不停牌的后面有停牌,你回過頭來看很多東西肯定是炒過了。


但是如果我們分兩面性看這個事情,當時有這個環境,它炒這么過的時候是對的,但是要分情形,如果我們投資人有很大的資金進出的話,還是要看清楚這個公司本身是不是有這樣的價值。當然要到200億以上,很多公司本身要利潤體量跟的上,像這里面的神州泰岳,它就是利潤規模大一些,100億到200億,一定是上面的要素大部分都具備,但一定缺了某一條或者某兩條,其實這100億到200億市值里面很多公司是不錯的。


像50億到100億的就差一些,這一些公司可能也努力的,尤其是50億以下的公司努力想脫離屌絲,但是本身它缺少行業競爭力或者本身行業空間有限或者治理結構有問題,比如說老板之間鬧翻了或者董事長泡妞,公信力失去了,總會這樣的問題。站上500億市值還真不是容易的一件事情,其中有一條我覺得在A股非常缺失的,就是管理層的進取和管理層的節操,我們經常講治理結構問題,比如說一些傳媒公司,我無法相信這些傳媒公司的老大會真正嘔心瀝血的經營一個公司,或者他拍影視劇他的成本到底怎么核算我真不知道。當然產業里面的人也講過一些貓膩,去年華誼兄弟到500億市值的時候,很多人就喊到1000億市值了,但是如果你真的喊到1000億市值的時候,你要想這個公司有沒有穩定的可持續性,如果沒有我覺得可能都不到500億市值。


后面我舉了大量的板塊,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可能在一些偏價值投資人的眼里,覺得我們做成長的可能跟投股票一樣沒節操,但是我最早一份工作是在騰訊,我還專門看過三年的海外互聯網,但斌但總提到的騰訊、金山這些,我也做過,海外投資確實要非常價值,要計算好這個公司在極限的情況下。我記得2010年很多公司漲了一波以后,海外很多公司跌了70%、80%的。但是我到A股看一遍就吐一次,覺得全是垃圾,但是當我們整體性看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再插一句,我從網易辭職的時候,我管理基金最高峰的時候兩個基金加起來快到90億了,所以真正你資金量到一定情況以后,我的原則你選一個成長股,一定不要說30%的空間,你買什么???你買進去已經是高點了,跑又跑不出來,你看到它漲的時候你賣能賣出去,但是跌的時候底下空蕩蕩的根本賣不出去。所以如果你真的把一個股票當一回事,不管是拿100萬炒還是拿100億炒,還是要從大原理上想通一個東西,如果一個成長股真的連翻番的空間都看不到,的確要看到這樣的空間才有價值,你才把它當回事,才去把它當一個可選的品種,你一定要有這種理念。


因為你老想著玩30%的空間,但有可能你拿三個月它一點不漲,你剛賣了它就翻番了。所以我這說的成長股,也說講一些市值對應的一個原則:就是一年內看不到翻番空間的成長股,真的沒必要當成戰略入倉品種,無論你拿多少錢玩。


這個我先舉一個負面案例,就可能你從戰略上要放棄一些東西,因為A股有這么多東西可以投,你不要把精力放在空間小的東西上,一定要放在5到10倍空間的東西。去年整個傳媒板塊風太大,賣方推薦的時候都是有30%的空間業績增長,就要給40倍的PE,大部分并購都是圍繞游戲、影視還有營銷的公司,因為所有的并購擴張,尤其是中國式的并購,所有的并購都會被注水。像我所知道的像很多原先在傳媒領域的公司,都會涉及到***這些東西,這種并購擴張,就算它完全并購的是一個優秀的公司,但是都習慣做老大的人,你把他捏一塊,誰會聽誰的?所以差不多全球的并購案例里面,99%是失敗的,所以大家不要對并購抱太高的期望。


所以像藍色光標,200多億,去年最高的時候也到了300、400億的市值,華誼兄弟最高的時候500億,華策最高的時候差不多300、400億,奧飛動漫最高的時候也有300億左右,這是傳媒標配推薦的品種。當然這個我買過,其它我一個沒上過我的十大中倉,這些公司它到一定程度以后各有各的瑕疵,如果一個公司有300、400億市值,你真要讓它的市值再翻一番,就是我講的一個原則,你看不到它的空間就不要抱期望。所以我在我今年的戰略里面一定要放棄這種成長白馬,你只要不買成長白馬,哪怕買僵尸股都賺了很多錢了。


第二個板塊是手機游戲,我這些東西都做過,我互聯網公司待了五年,對里面的東西比較清楚,這些東西在全球就包括中概股很多都是游戲公司,從來沒有給過游戲高的PE,有的東西必須認可它階段性的,其實任何行業歸根結底都有它的周期性,但是去年整個手機游戲就是爆發時間,因為智能機突然普及,包括微信上下載游戲,整個行業是一個爆發時間。從今年2月底之前,市場審美標準還停留在只要你出業績,就可以了,但是等它市值漲到一定程度以后,這種東西一定是要堅決拋棄的,因為游戲基本上你能看到3個月的利潤都不錯了,真正精品的游戲國外就是暴雪,國內真正精品的也就金山做的幾個還可以,騰訊都不怎么樣,這種游戲能夠實現穩定現金流的,實現長時間的幾乎很少,所以游戲能看到3個月的利潤,我為什么要給它30個億以上呢?所以這種東西它市值炒到一定程度以后是一定不能支撐的。


我應該是在去年差不多9月份,我的機構持有人我原來把他們加一個微信群里面,天天給他們服務,每時每刻在匯報。對游戲應該是去年還在瘋狂上漲的時候我就很不順眼了,我認為它后面的下跌空間非常大,你看這些公司最高的時候也300、400億市值了,這些東西都是靠并購起來的。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大家炒的其實是一個行業的上漲,具體炒哪個公司,就是哪個公司被大家忽悠的深,像這些后來自己本身借殼上市的相對優秀一點,像作為80后的創業者能夠抵制住這么大的誘惑借殼上市,最起碼說明他還是有志向的。


你看這些公司的市值都不小了,沒有穩定盈利期的話,這些必然是下降的,如果是把前面的傳媒和游戲股過濾掉,那應該說今年的投資是瑣了很大的安全邊際了。


負面案例第三,就是這些國有的傳媒股,這些公司正面的東西是政府對意識形態的控制,對國有的傳媒公司肯定是有利的。然后這些公司在一些城市的核心地方有標的,而且現金流也非常好,可以支持并購,但是負面的話,我覺得這些傳統的傳媒股并不代表一個社會的發展方向,而且它的互聯網基因絕對不能支撐它真正的500億市值,500億市值已經代表你是一個極品的公司。所以后面這個最高的時候也500億市值了,這些市值也非常大,我覺得這些東西,也許還有很多看點,很多題材,你看后面這些其實看起來走勢不錯,市值也都100、200億。我看這些走勢應該是包含了很多并購預期,或者剛并購完,走勢看起來還不錯,但是100億的市值我不認為后面有很大的空間。


其實影視公司跟傳媒也一樣,收入也不穩定,行業監管、廣電政策變來變去,最主要的是我對管理層并不太信任。很多影視公司你真的不知道它是拍電視劇還是泡妞,還有影視的核算問題,我聽了以后再也不信他們的財務報表了。還有并購這些,像把央視的媒介代理公司并購過來的,打死我都不相信它的業績能夠持續,你作為一個民營企業你認為你有***的能力嗎?所以這些東西我覺得都是,這個判斷我在去年我的機構路演中一直是這個觀點,我記得還有人說最瘋狂上漲沒有趕上,但是我也沒有吃虧,反正投資最后就是一個概率,它漲的好的時候我不投它可以投別人。當然這里面不排除有一些公司管理層還是很敬業的,據我調研情況,里面肯定有敬業的,我認為大部分不敬業,但是個別還是很不錯的,但是拿一個周期來說,去年我覺得這些東西漲的有點多,風漲的太大了,大家把未來暢想的太美妙了,而且一堆借殼也上了,稀缺也不稀缺了,市場也大了,空間沒多大了,也沒多少油水了。


再舉一個正面案例,信息安全。我自己學計算機學了七年,而且我還是一個愛國的人,我希望看到中國計算機業自主軟件興起,也期待了很多年,雖然我自己沒有好好去做。這些公司有一些品種,像中國軟件,你看起來這個公司很爛,其實我也覺得它很爛,它管理層也爛,什么都爛,但是這個公司剛開始上漲的時候30個億的市值,而且它畢竟有一些核心的品種在里面,就當時你看這堆東西它代表的是國家的一個基礎軟件這些產業,這些都是30億市值起來的,你看這些東西,最多是在整個國產軟件板塊起來以前,最高只有兩個公司在200億左右,第一期就有6000億的投資。


我還是回歸到那個話題,對這個行業好,政策支持,國家一定要做的事情,就信息安全是一個國家戰略,這種行業的話我們就得像看人,肯定人無完人,這些公司也得全局來看,如果這樣來看的話,心理障礙就消除了很多。當然這里面也有一些公司本身不是太爛,那種如果是龍頭肯定更好了,但也有一些公司,像中國軟件名字很好,你不把名字炒起來別的也沒的漲。但是5月份市場真正的反彈,就是中國軟件拉起來的。


另外一個正面案例,就是軍工也是這樣,軍工好多在陜西,我對他們很了解,又沒有進取精神,真看什么都不好,但是還是跟信息安全一樣,像航空案例在重組之前100億的市值,哪怕到3000億市值你也不能說它很貴,就自己要做出一些東西給大家看一看。就這些行業極好,國家又要做起來的產業只能用全局的觀念來看,實在沒辦法你就挑4個小黑馬、4個小白馬,白馬買重一點,黑馬買輕一點,回歸到現實中,因為它整體都爛,好公司都流到海外去了,如果這樣的話你真的挑極品,你也可以挑,但是它早就貴到不知道什么樣了。


我總體來看,后面即便有調整,但趨勢還是會繼續向上,無論是作為安全角度或者高端裝備制造,這個行業一定很大很大,而且軍工不是一個無序的競爭。作為整個行業空間來說,一定是能支持大市值的。像游戲公司就支持不了大市值的公司,所以你看這些公司,當然這前面基本上是軍工的大白馬,后面開始就是一些優秀一點的小黑馬,其實機器人走的是標準的優秀公司的走勢。接下來這些可能是我自己研究基本面比較扎實的,果然走的極其穩健,這些是我認為還有點東西,有點業績的這種,走的不錯。接下來的一些包含了一些預期,比如說航空板塊,整個都會有并購重組的預期,但是在A股有一點你必須接受,你真的希望一個股票漲的快的時候,首先排除的一定是機構中倉,這個你就沒辦法,因為A股真的有板塊性,有行情的時候,一定是這種市值小的東西漲。


時間關系我就過了,大家可以看一下,每年真正選個股的時候,我這篩選了一批的個股,我以下三個要素:第一,今年的股價一定創了新高;第二,3到5月份調整不能太深,如果調整太深說明你包含了一定的水份;第三,最近沒有出現趨勢性往下的公司,盡管漲幅最大,但是有可能還是明年表現最好的公司,這個是我曾經中倉過的第二大中倉,現在應該已經240億左右了。這些公司里面我就不嚴格討論基本面,我們從選股的角度來說,因為今年很重要的一點,大家不僅僅是看業績了,真正的公司是管理結構什么都比較完善,這些公司能夠從創業板里面跑出來一定有堅實基礎。像這家公司大家看名字就想吐,其實這里面你不光要看事,還要看人,還有管理層的志向,要看很多因素,能走成這樣的公司大家一定要在這些一直創新高的里面去找好東西。


簡單說一下2015年的成長股的環境有很多變化。去年兩年的普漲,就是2013年漲了白馬,2014年漲了黑馬,這是一個背景。第二個就是2013年的并購可開始爆出不達預期的地雷,股市一定要反映在真正露餡之前,所以我剛才舉個幾個負面案例里面,不只是說明年調整了就要漲了,還是要跌。還有新股要不斷發行,還有非盈利互聯網公司上市,還有新三板越來越吸引眼球。我覺得如果我去買別人的基金,我可能首先考慮的就是先買已經成立起來的新三板專業戶,這里面肯定有好東西。再一個就是滬港通,滬港通之后,為什么大家今年市場慢慢不看業績了,其實這個東西一定是潛移默化的過程,你看今年國內炒新能源汽車鏈條上的一些東西,也跟海外特斯拉帶起來的風關連很大,就是海外A股聯動越來越明顯。再一個就是注冊制,當然我認為A股的注冊制的過程比較漫長 ,但并購重組還會繼續活躍。


但是我的結論是我認為還有很多東西不能投,像今年并購的小市值的小黑馬,該講的故事也講了,從幾十億市值漲到70、80億市值了,拼湊起來的不能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所以我覺得靠并購湊起來的東西,我覺得2015年大概應該拋棄掉,基本上不會賺到太多地雷。另外一個,并購也要開始看質量了,其實大家看為什么今年傳媒并購不認了,因為是湊起來的東西,你的市值如果接近百億了,你再并購,一個是體量上支撐不了,第二是該講的故事也講了,所以我覺得后面的并購大家不光要看數量,還要看質量。


我大概的分享就這么多,謝謝!


主持人:謝謝王茹遠女士的精彩分享!其實剛剛王茹遠的分享讓我感覺特別的接地氣兒,說的都是我們投資者最想聽的,究竟什么板塊值得關注???怎么買股???而且驚人的業績在前,現場想直接交流的,請舉手了啊,機會難得!


提問:王總您好,我來自齊魯證券分公司,想借此機會跟您請教一下,深圳一直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也是創新改革走到市場最前沿的地方。在中國資本市場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圳的私募以及公募的財富管理機構,怎么滿足高凈值客戶全球化的資產配置?


王茹遠:據我了解,的確高凈值的客戶都有海外資產配置的需求,比如說就有很多可能要移民到香港的一些賬戶也不知道買什么,就瞎買,還有一些本身在海外上市的公司的那些人,因為他們經營企業,很多資產都在海外,他理財也不專業,除了自己的公司也就買買騰訊,也沒有時間真正打理,需求很旺盛。你看國內也有一些,因為中國人研究中國自己的公司,本身對很多東西了解起來很接地氣,也很容易了解,有一部分做的很不錯的人已經能滿足一部分的需求,但是我覺得對接不太好,因為國內的券商還是圍繞A股的市場來服務。像我有一個朋友要發海外的對沖基金,我覺得他很不錯了,除了以前打交道對他很信任的人,我覺得這一塊客戶對接這一塊不是特別好,或者說沒有專注做這一塊,因為可能本身也涉及到他把客戶介紹給他,也沒有機制安排把它作為業績來體現。


提問:我想問一下王總對環保這個板塊有什么看法?就是在成長板塊中有政策導向的,肯定是有比較好的政策支持的,比如說對于環保,你具體能看好哪幾個板塊或者股票?


王茹遠:環保我不是專家,我對TMT、互聯網熟悉一些,但是環保如果跟互聯網相比的話,我覺得環保這個東西錢得一點點賺,但是互聯網爆發性特別強,像有些公司去年還虧損或者利潤基本打平,但明年就幾個億,后年就幾十個億,所以互聯網這一類的公司一定是能夠享受你看不懂的市值高度。但是對于環保這些,我始終認為這里面有一些公司,因為畢竟你不管是提供,像我這個里面一直在翻的,這個就漲的很好,這個就不錯,就是走勢不錯,但是我不能建議說我看不看好。你不管是做工程還是什么,錢還是要慢慢來賺,所以我覺得這些公司市值可能是平穩上漲,簡單來說虛擬性的就是爆發性成長強一些,比如說互聯網,或者有自己核心技術的公司,其它的在我看來只要賺的數的清的公司,應該是市值平穩上漲好一些。


主持人:謝謝王茹遠女士!今天論壇除了來賓之外,很多投資者也通過我們的網絡直播直接參與到論壇之中,現在線上也有一位來賓想提問,我們一起看一下我們的路演平臺!


提問:想問一下王茹遠女士,能否介紹幾個有可能出現最大市值的幾個行業?


王茹遠:我自己最看好的是互聯網的行業,這些行業對于過去傳統的以A股為主的我覺得還不太好,這個里面我覺得再一個,本身不管是通過自己的積累或者轉型,能夠真正擁有一些有價值的數據,并且以這個數據為中心,能夠產生盈利模式的公司,應該也是未來能出來的偉大的公司,我說的偉大的公司應該以500億市值為起點。再一個從大方向來說,信息安全、軍工這些產業,它代表的是當前中國不管是政治,還是經濟發展的角度需要做大做強的產業,也是這幾年爆發性比較強的行業。


提問:請問王總公司有準備發行什么新產品?


王茹遠:大家看我過去投資的十大中倉里面,有一半的成長,還有一半成長比較大的東西。我們經常會一邊賺錢,一邊控制回撤,我的投資時間也不長,但是這段時間給我的經驗,就是說我其實不太拘泥于一定要什么風格或者一定投哪一類,我覺得投資還是現階段,可能將來我要做累了,也會懶得動,現在還是以靈活為主。比如說成長股都漲的雞犬升天了,我可能會加一些平價格的東西,所以說不上什么風格。


主持人:謝謝王女士,也謝謝線上投資人的參與!


責任編輯:翁建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聯系我們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傅旭鵬/相升澳
電話: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產業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沈良宏觀

七禾調研

價值投資君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七禾網APP蘋果

七禾網投顧平臺

傅海棠自媒體

沈良自媒體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

技術支持 本網法律顧問 曲峰律師 余楓梧律師 廣告合作 關于我們 鄭重聲明 業務公告

中期協“期媒投教聯盟”成員 、 中期協“金融科技委員會”委員單位

[關閉]
[關閉]
[關閉]
我要啦免費統計 激情久久亚洲小说_激情久久综合激情久久_激情毛片无码专区